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氟对体外器官培养人牙胚骨形成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研究氟对牙胚发育早期骨形成蛋白 (BMP)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讨氟在早期牙胚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个月的人胚胎 ,取乳牙胚用RPMI16 4 0培养液进行器官培养 8d。免疫组化法研究 2 5mg·L-1和 5 0mg·L-1的氟对分泌前期牙胚的影响 ,观察培养第 2、4、6、8天时BMP表达的变化。采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灰度分析。结果 BMP的表达主要在造釉器。成釉细胞 ,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细胞均有BMP表达 ,牙乳头细胞或成牙本质细胞不表达BMP。 2 5mg·L-1氟时从培养第 6天开始BMP表达增强 ;5 0mg·L-1氟时从培养第 2天到第 6天BMP的表达增强 ,培养第 8天时BMP的表达降低。结论 氟可能通过促进BMP某一亚型或某几个亚型的表达而在牙胚发育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慢性氟中毒作用下小鼠切牙成釉细胞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氟中毒作用下小鼠切牙成釉细胞形态学变化 ,探讨氟斑牙的形成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氟斑牙动物模型 ,在不同时期肉眼观察成活小鼠切牙颜色及釉质表面变化 ,4 5d后处死动物 ,HE染色 ,光镜观察小鼠切牙成釉细胞各个时期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随着小鼠日常饮用水中氟化钠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 ,小鼠切牙氟斑牙症状加重 ;成釉细胞出现扭曲变形、正常的高柱状形态丧失、胞内出现空泡及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托姆斯突被异位物质压迫等细胞形态学改变突出。结论 氟对小鼠切牙的毒性效应在其发育初始阶段即已产生影响 ,并与时间和剂量有密切关系。从小鼠切牙发育初始阶段研究氟斑牙的致病机制可能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氟与分泌期造釉细胞凋亡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氟斑牙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孕鼠急性氟中毒动物模型 ,用透射电镜、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胎鼠牙胚分泌期造釉细胞凋亡。结果 孕鼠高氟引起胎鼠牙胚分泌期造釉细胞下囊腔的形成 ,囊腔上方的造釉细胞发生了程序性细胞凋亡 (PCD)。结论 氟对造釉细胞的毒性作用是通过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