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评价课题组论文《基于公信力视角的大学排名研究——对〈2010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算法的质疑》“复演复算”的数学推理进行分析,考察其结论的基础.(1)原文中“复演复算”的数学基础是错误地对“本科生培养得分”进行了“简单化”处理;(2)“简单化”使原文所论的“本科生培养得分”与《2010中国大学评价》中的“本科生培养得分”成为两个基本不相干的数量项;(3)“在实际中将‘质量’指标,偷换成‘数量,指标概念”和“最终将‘大学本科毕业生数量’规模相应传导至‘本科生培养得分'”等问题是“简单化”造成的,这些质疑不应“简单化”地转嫁到中国大学评价体系上;(4)原文给出的中国大学数据不支持其结论.  相似文献   
2.
《航海教育研究》2013,(1):17-17
2012年12月22日,高等教育观察(Higher Education Review)课题组最新编制的《HER 2013中国大学竞争力分析研究报告》正式上线发布。这是自2009年以来,高等教育观察课题组连续第四年在年末发布其最新一期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分析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中公布了2013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排名榜单、2013中国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排名榜单、2013中国大学学科建设质量排名榜单、2013中国大学人才培养能力排名榜单、2013中国大学科研创新能力排名榜单、2013中国大学社会影响力排名榜单,  相似文献   
3.
4.
2009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做法有三个新的变化,一是在中国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首次引入大学网络影响力指标替代社会声誉指标,占学校声誉指标的50%。结果发现绝大多数重点大学的网络影响力有待提高,各大学需要加大网站建设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科研成果的数字化、网络化,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获得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二是首次明确提出“中国一流大学”的概念、标准和排名结果;三是根据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在学科专业评价结果的表示方面,首次引入星级表示方法。这样改革的效果是使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更趋于科学、合理,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的大学观     
在大学呆了十几年后,一天突然心血来潮,要到社会上去看看,于是就有了我现在非常平庸的生活:每天在各种讲话稿和会议中挣扎,只有到晚上,才有机会摸摸书本,重温旧梦。几年的社会历练,虽然使我对当今中国大学的办学模式有些许的疑虑,但从未动摇我对大学教育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7.
从改进与变革、评价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启示等三个方面对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进行阐述和分析,着重分析大学评价的新变化和新结果。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在评价理念、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首次引入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首次使用自动分类系统统计发文量和被引频次;首次提高中国一流大学的评选比例。从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发现: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教育地区竞争力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中国重点大学整体实力稳步提升,相互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重点、一般、民办三类高校层次突出,分别有不同的目标和重点。中国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质量、效益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评价课题组论文《基于公信力视角的大学排名研究》,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体系各主要指标都提出了“观点或结论”。本文试图以客观数据的完备性、检验方法的针对性和检验结论的确定性为数据检验的原则,以“观点或结论”的原有引证数据为基础,求得所有主要“观点或结论”的“可信度”。检验结果是,《基于公信力视角的大学排名研究》所有主要“观点或结论”都不被原验证数据的检验所接受,其中,除研究生培养评价研究的“观点或结论”的真值略高于0.05外,本科生培养评价和科学研究评价等所有其他主要研究的“观点或结论”的检验真值都低于0.0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