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4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船电技术》2009,29(5):32-32
【据英国《简氏国际海军》报道】俄罗斯海军两个主要水面舰艇的采购项目——新的护卫舰和轻护舰——已经延误了2年。俄罗斯海军直到2012.2013年才会接收第一艘“戈尔什科夫”(Gorshkov)级护卫舰,或者直到2010年才会接收第二艘“守护”(Steregushchiy)级多用途轻护舰。  相似文献   
2.
《船电技术》2009,29(9):10-10
俄新社3月20日报道,俄罗斯海军副总参谋长3月20日表示,俄罗斯首艘以低噪声为特点的“拉达”级柴电潜艇“圣彼得堡”号将于2010年服役。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两国因为格境内南奥塞梯问题发生军事冲突,导致北约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迅速升级,进而美军和北约舰队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进入黑海。面对北约咄咄逼人的军事挑衅,俄罗斯海军作出了强势回应。8月25日,有“航母杀手”之称的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和2艘导弹快艇从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基地出发,于27日驶入俄军控制下的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地区的苏呼米港。此外,俄方将所有正在地中海巡弋的战舰与潜艇均划归黑海舰队指挥,其中包括“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和4艘随行核潜艇。截止目前,双方舰艇在黑海水域的军事对峙仍未平息。在格鲁吉亚境内战事已见分晓之后,美国和北约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采取这种行动,作出强硬姿态的俄罗斯海军实际作战能力又如何,本文根据局势演变情况和国际权威军事评论机构对俄罗斯海军武器装备性能的介绍作一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海军情报网7月9日报道,俄罗斯海军已于6月28日成功地对新型“布拉瓦”(SS—NX-30)潜射导弹进行了试射。  相似文献   
5.
“安泰”型核潜艇是俄罗斯海军的第三代核潜艇。它所具有的水下高航速、优异的机动性和操纵性、下潜的大深度及低噪声,使其成为极具潜力的水下武器。该型艇首次实现了按“发射后不用管”的原则从水下发射导弹,并将战斗力与适居性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威慑力。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80%的原苏联海军力量,在此基础上,于1992年组建了俄罗斯海军。目前,俄罗斯海军仍保持原苏联时期的编制结构,辖有四大舰队和一个独立区舰队,即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里海舰队。虽然今日的俄罗斯海军与原苏联海军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就其整体作战能力而言,在当今世界海军强国中仍占有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海军情报网7月9日报道,俄罗斯海军已于6月28日成功地对新型“布拉瓦”(SS—NX-30)潜射导弹进行了试射。 这次成功试射是去年秋季以来的3次试射失败之后的首次试验,此前已经有一些评论员对该型导弹的未来表示了质疑。但这次成功测试使导弹的设计者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增强了信心。  相似文献   
8.
在前不久举行的俄罗斯圣彼得堡海军展上,俄罗斯突然展示了正在发展中的新一代9000吨级重型驱逐舰的3D图片,使得该级舰一下子成为该届防务展中最为人注目的亮点。 9000吨级多用途导弹驱逐舰装备有强大的火力打击系统、防空和反潜系统、作战指挥系统、搜索和目标指示系统与通信和防护系统,可以对水面舰艇、岸上设施实施导弹攻击,支援登陆作战,还可以实施反潜作战。该舰技术先进,用途广泛,隐身性好,作战威力大,被称为俄罗斯海军“21世纪第一舰”。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海军网俄新社报道,从第四艘"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始,潜艇发射管的数量将从16个增加到20个。目前,955型"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核潜艇计划装备16枚三级固体推进R-30"布拉瓦"弹  相似文献   
10.
“辽宁”号航母搭载歼-15N役之后,中国海军新航母的发展就成了热点。在俄罗斯海军失去苏联时代造船体系、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航母建造的现在,中国成了除美国之外最有可能独立建造和使用中型以上航母的国家。“辽宁”号航母采用了建造时应用的跃升甲板,歼-也与苏-33有直接的技术联系,这就使其在很多方面与美式弹射起飞航母存在不同。很多文童和资料都细致对比和分析过现有俄式跃升起飞与美式弹射起飞的优劣,本文不准备重复这些对比和说明,仅对这两种起飞方式的特点和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对融合这两种起飞方式的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