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皇祐五年中书门下省牒碑,现存广州南海神庙仪门左侧碑廊,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存有拓本。碑文不仅反映了宋代广州地区的海神信仰和国家祭祀体系,也记录了侬智高之乱,可补史籍之阙。  相似文献   
2.
师恩     
正~~  相似文献   
3.
《中国港口》2017,(Z1):67-72
妈祖是我国东南沿海民众信奉影响最大的民间神袛,被誉为海上保护神,至今仍香火鼎盛、长盛不衰。目前,在民间遗留下来大量的历代妈祖雕像是研究历史上妈祖信仰传播的重要实圽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如何对这些民间神像进行科学鉴定和价值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图腾信仰发生于文明早期,是人类历史上共有的文化现象.图腾是原始社会部落组织的标志和象征,起着团结群体、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后逐渐成为一种教化的力量,号召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维护部落群体的安全及繁衍壮大.现代企业标志图形继承了原始图腾的信仰功能、文化意蕴,传达了企业所奉行的价值理念,是现代企业形象系统的灵魂,也是凝聚企业力量、振奋士气的重要法宝,成为新时期的图腾信仰之源.  相似文献   
5.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理想信念处在最高的层次,是决定一个人精神世界高尚还是卑微,美好还是丑恶最根本的内容,不同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本文在论述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进行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传统文化对现代法制教育的影响有两个大的方面:其一,中国"德主刑辅"的传统文化,使法律工具化,法律教育成为道德说教的附庸: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注追求人际和谐,教育侧重法律的否定价值,而无法律信仰的培育。现代法制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应当是培育公民信仰法律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传统社会的权力文化向现代文明的权利文化的转换是法制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据笔者在上海、江西的田野调查资料,考察民间信仰与儒、道、佛互动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从妈祖与中国海洋和平开拓、黄道婆与上海海派文化的形成等典型个案的分析中,探究民间信仰的形态、特征、功能与文化基质,论证新时期民间信仰应当成为中国宗教学重要领域的必要性.提出:只有将有悠久历史、信众众多的民间信仰纳入宗教学研究领域,才有可能从中考察出中国宗教信仰形态的特征与运动规律,构建出符合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宗教学.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哲学的使命是对高深知识的规定。在高深知识的性质上,布鲁贝克认为,政治论高深知识与认识论高深知识既有其内在合理性又存在不足之处。在高深知识的传播对象上,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各有利弊。关于高深知识传播的方式,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都不能被相互取代。学者作为高深知识探究的主体,只遵守外在规范或只坚持内心信仰,只崇尚学术自由或只强调学术责任都有失偏颇。在划定高深知识边界的基础上,布鲁贝克重构高等教育哲学的大厦。布鲁贝克认为,高深知识是认识论高深知识与政治论高深知识的统一,精英和大众二者同是高深知识的传播对象。在传播方式上,布鲁贝克主张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融合。学者要既遵守外在规范又坚守内心信仰,在探究的方式上,学者要平衡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基层社神是里社之民信奉的主要对象.社神信仰的形成与里社制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基层的社祭活动是集体参与的.民众用集体的财力向神灵奉献祭品,通过巫祝之口向神灵传达人之所思所想,通过集体的歌舞活动以取悦神灵,通过分享祭肉和祭酒来加强彼此的感情联络.这一切的群体性活动都为加强基层社会成员的相互认同感,增进彼此的亲情和友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过程正体现了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