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为保存最低限度的核打击能力,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大都建立陆基(发射井及机动发射车)、空基和海基(重点是潜射型)三位一体的核力量体系,且重点更倾向于隐蔽性强、突击威力大的海基核力量。面对印度庞大的导弹研制计划、不断壮大的战斗轰炸机队和野心勃勃的核潜艇发展项目,巴基斯坦在获得并增强陆基和空中核打击能力的同时,也不得不做出这样一个艰难的抉择:发展海基核力量。不过,由于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及技术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巴基斯坦发展海基核打击力量比发展陆基和空基核力量要艰难得多,进程也将缓慢得多。  相似文献   
2.
近期,关于俄罗斯海军的报道连篇累牍,其水面舰艇部队和核潜艇部队以不同的姿态在媒体面前出现,展示了苏联红海军解体后俄罗斯海军的最新面貌与发展动向。日前,俄《摩尔曼斯克通讯》等媒体报道,涅夫斯基设计局已有轻、中、重型3种航母的设计方案可供俄海军选择,如果能获得3000亿卢布的投资,设计局和造船厂能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建成1艘航母。潜艇方面,俄罗斯正在加紧建造“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3.
4.
原文发表于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学术期刊(《海军战争学院评论》2007年冬季版。本刊编发此文,并不代表证实其报道或同意其观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两国进入冷战对峙状态,任何新技术都首先被运用到军事领域,导弹技术和潜艇的发展为双方相互打击提供了另一种选择。40年代末,双方主要以研制潜射巡航导弹为主,而50年代初,苏联人的热情转移到弹道导弹上,其弹道导弹技术越来越成熟,但弹道导弹体积大,射程近,无法达到洲际导弹的能力,也就无法打击美国本土目标。潜射技术和弹道导弹结合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从50年代到70年代,苏联研制了一系列潜射弹道导弹,使其海基战略核力量逐步达到了可与美国相抗衡的地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哪怕地面军事设施全部被敌国摧毁。只要海洋深处还保留着一艘战略导弹核替艇,那么它仍可以进行规模可观的战略反击,敌国的一大批重要军事设施、政治目标仍将在它成功的反击下化为灰烬。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不但拥有鱼雷核潜艇,也拥有战略导弹核潜艇。有了这被称为“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尖端武器装备,中国人的胸膛挺硬了许多。如果有人企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诸武力,他就不能不顾及中国核潜艇部队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魏征 《舰船科学技术》2021,43(23):176-179
当前世界核大国正处于海基核力量更新换代期,各国新一代战略核潜艇装备均表现出诸多新技术特点.通过对美、俄、英、法新一代战略核潜艇技术特点分析,研究提出国外新一代战略核潜艇装备技术发展方向,为战略核潜艇装备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7):233-237
近年来,美、俄、英、法等主要海军强国弹道导弹核潜艇装备发展迅速,包括法国"凯旋"级、俄罗斯"北风之神"级、美国和英国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等。本文通过对这些国外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国外弹道导弹核潜艇平台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供我国潜艇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海基战略核力量现状及战略核潜艇需求量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英国二战期间及战后与美国的核合作关系,阐述了英国弹道导弹的独立研制情况以及与美国结为战略核同盟的过程,概括了英国海基核力量的发展及装备情况,分析了英国海基核力量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