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甚低频水下全向数字接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可以用微机软件来完成的甚低频水下通信全向接收新方法,在完成数字化全向接收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完成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证明原理正确,工程设计简单。还从理论和仿真试验两方面进一步证明,可以用软件来代替整个甚低频水—卜接收机的主要硬件,从而使复杂的二级模拟超外差接收电路、模拟鉴相电路等全部简化。用相关原理研制的数字化甚低频全向接收机将在性能、可靠性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甚低频通信中,大气噪声作为通信系统的主要噪声干扰源,严重影响甚低频通信系统的性能.由于大气噪声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解析解存在较大的困难.通过已有的甚低频大气噪声简化模型及扩时技术来抑制非高斯大气噪声,并评估甚低频通信中扩时技术除噪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Matlab软件计算Alpha系统台站在我国某海域的GDOP值,与采用补充导航台方案时相比较,验证该方案能够改善该海域GDOP值的分布,从而在理论上可以提高Alpha系统在该海域的导航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黄清 《天津航海》2006,(3):41-44
在介绍差分甚低频系统的重要性及定位原理的基础上,以奥米加系统为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甚低频/低频通信中大气噪声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气噪声严重影响甚低频/低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本身又有多种不确定的因索,观测结果具有局限性,相关的理论分析吐土比较困难。从影响甚低频/低频通信的最主要环境因素着手,依据CCIR 322报告中多年的测量结果,在MAT—LAB平台上对大气噪声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实际统计特性相符,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6.
分析甚低频通信甚低频调制论文对甚低频通信的16FSK和 MSK方式从误码率、发信功率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采用16FSK通信制式,可以用其本身的优点及降低通信速率换取通信距离、深度和质量的结论,为对潜通信的大深度、远距离的调制选型评估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管道电流测绘系统(Pipeline Current Mapper)是一种用于地下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的装置,通过向地下管道发射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甚低频电流信号(接近直流)进行检测。针对检测的原理,开发出一种PCM发射电路。该发射电路采用超高运行速度的单片机和D/A转换器编程产生甚低频正弦波信号,再经有源低通滤波器滤波和OCL功率放大电路的调整,最终输出频率可调的甚低频正弦波信号。最后,将设计的发射电路放在Proteus7.4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得到的结果,分析得出该发射电路能非常精确地产生PCM系统所需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受其带宽的限制,甚低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率较低。我们可通过自适应算术编码压缩来提高甚低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率。为了提高算法的抗错误扩散能力,算法必须定期地返回到初始状态,然后采用纠错编码来降低错误率,但是这增加了冗余而牺牲了最终压缩效果。在考虑了开销之后,我们得出结论,自适应算术编码压缩技术确确实实能够为甚低频通信系统提高数据传输率。  相似文献   
9.
分别对甚低频发射天线的动态调谐电路与传统调谐电路进行了时域仿真,并在天线传输效率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两者的输出波形及所需带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动态调谐技术的甚低频发射天线信号传输速率约是采用传统调谐技术的甚低频发射天线信号传输速率的1.33倍。  相似文献   
10.
对潜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对潜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军事需求进行效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潜艇作战的特殊性,构建了以业务性能指标和战术性能指标为基础的指标体系模型.该模型可以对对潜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保障能力和通信过程对潜艇作战效能的影响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