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文梅  曾宪文 《造船技术》1997,(7):20-22,37
本文通过采用Φ1.6mm药芯焊丝的CO2焊接试验,叙述了采用Φ1.6mm药芯焊丝CO2单面焊和角焊的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2.
药芯焊丝DW—100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SRSF501无缝药芯焊丝在船用EH36高强钢中的焊接应用为目的,研究了国产无缝药芯焊丝SRSF501在船用EH36高强钢焊接中的组织和冲击韧性。通过试验表明:SRSF501焊接EH36钢接头各区域的冲击性能均满足船级社要求;多层多道焊时,焊缝组织由粗大的柱状组织和细小的等轴晶组织组成,底层焊缝和末道焊缝柱状晶区域较大;盖面层两侧接头热影响区存在粗晶区,其它位置接头的热影响区不存在粗晶区;焊接接头中熔合线外2mm处,晶粒最细,冲击韧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输气管线用X70钢焊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X70管线钢进行了焊接性分析,确定其预热温度。通过合理的接头设计,恰当的焊接工艺参数,来控制焊接热输入,确保接头的性能,并依据API110 4标准对所制定的焊接工艺进行评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此工艺施工的焊接接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车辆用大型铝合金型材配用焊丝,焊接工艺,并以车辆用7005铝型材料焊接接头为例详细说明了这类型材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分析了CO2气保焊陶瓷衬垫平对接底道焊接裂纹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对焊接材料、母材、焊接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侧重于技能的角度,提出了防止和改进措施,有助于CO2气保焊陶瓷衬垫焊平对接底道焊的焊接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Fluent软件建立了双缆式十四丝GMAW电弧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双丝间距对双缆式焊丝GMAW电弧的温度场、速度场以及压力场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双丝间距增大,电弧最高温度变化不大,电弧温度最大值位于焊丝端部,耦合电弧由大电弧变成小电弧,耦合电弧无收缩现象;随着双丝间距从10 mm增加至20 mm,焊接电弧速度场和压力场最大值降低;双丝间距为10 mm时,电弧速度场和压力场最大值出现在两个主电弧中间,即速度入口的位置;双丝间距增加至15 mm和20 mm时,电弧速度场和压力场最大值向焊丝端部轴向转移.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环保与安全要求的提高,汽车车身板件越来越薄,但安全性能却越来越好,普通钢材已不能适用于现代汽车车身制造的需要。为此,当代汽车车身采用了大量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板,这些材料的大量使用使车身板件的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进行车身维修需要更换板件时,传统的氧-乙炔焊,由于其温度高,热影响范围大,极易引起板件变形和强度下降,已不能适应当代汽车车身焊接的要求。隋性气体保护焊焊接速度快,操作灵活方便,可全位置焊接,特别是焊接薄板时热输入低,可避免薄板变形及扭曲。目前车身焊接一般用CO2或CO2和Ar的混合气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药芯焊丝的特点,以及在国内外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回顾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将其应用于造船和近海工程中概况,并着重分析了其在日本造船业中应用的趋势及其原因。指出我国造船焊接中应用药芯焊丝的迫切性、可能性,从而展现了在我国发展该焊丝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