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3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本期起,本刊新增设“争鸣”栏目,将不定期推出。“争鸣”栏目主要由读者或作者对海军装备、战略战术,热点问题等发表不同看法.形成互相切磋的探讨氛围。如果您有独特的想法和看法.请到“争鸣”栏目来谈谈吧。  相似文献   
3.
1944年6月20日,马里亚纳大海战已经进入尾声阶段,此前一直没有发起攻击的美第58特混舰队终于在这一天的15点24分开始起飞舰载机。此后的10分钟内,216架舰载机从11艘航空母舰上依次腾空而起,杀向目标。18点左右,攻击机群到达日舰队上空,其中的20架俯冲轰炸机从3000米高度急速俯冲而下,目标是“飞鹰”型航母中的一号舰“飞鹰”号。眼见敌机来袭,“飞鹰”号一面集中全舰的防空火炮拼命射击,一面全力机动规避。  相似文献   
4.
日本铃木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依托高端的核心发动机制造研发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其弯梁产品更是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已经成为中国高端弯梁摩托领域的中坚力量。金城秉承纯正的铃木血统,依托SUZUKI原装车型强大的技术平台,结合“中国一航”军工精密制造工艺,将日系发动机技术和航空制造标准相结合,引进最新的时尚元素,推出金城铃木“弯梁车中的轰炸机”——SJ110-E天灵。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空军在90年代后期开始装备性能先进的战斗机,国产新型“飞豹”战斗轰炸机的陆续服役更使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但这些战斗轰炸机体积和重量大,采购费用高,使用和维护复杂,因此数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增加,很难填补大批强-5退役后留下的空白。另外,中国空军未来要承担的作战任务是非常繁重而艰巨的,除了要与数量众多的敌方三代、甚至四代战斗机争夺战场制空权外,对地面部队在攻击作战行动中提出的战前火力准备、推进中的伴随性火力支援等要求,空军也要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机多能 我们通常认为,最早对舰载攻击型飞机(即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作出明确划分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海军,不过这一概念不到10年就已显落伍。美国人在1942年几次关键性的航母对决中得到的一个教训是:必须在航母舰载机群中配备足够的战斗机,这一方面是出于为己方攻击飞机护航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日方攻击机群的偷袭。  相似文献   
8.
“飞豹”的设计和发展 “飞豹”战斗轰炸机是中国自行发展的第一代专用战斗轰炸机,通过装备部队近10年时间的使用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海、空军作战部队的主力机型之一。“飞豹”项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初衷主要是当时中国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轰-5轻型轰炸机存在飞行速度慢、航程短、载弹量小等缺陷,性能已无法满足80年代作战环境的要求;更严重的缺陷足,轰-5机载设备过于简单,极为缺乏有效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地(海)面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而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强-5攻击机虽然飞行性能较好,但因为其作战半径小,有效载荷低,无法携带大型精确制导武器,根本无法担负攻势防御作战中攻击机群打击纵深地区重要军事目标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陈安刚 《航海》2006,(1):40-42
日本是一个传统的潜艇技术国家,也可说是当今世界的潜艇大国之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日本就曾建造过60艘潜艇,其中包括具有“潜水航母”之称的伊-400级潜艇。该级潜艇长120米,水下排水量达6560吨,可运载3架折叠式轰炸机。二战期间,伊-400级潜艇使用“晴岚”艇载机袭击过美国本土。  相似文献   
10.
猎鹰-60     
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建立以面空导弹和高射炮组成的防空体系。导弹主要是“红旗”-1、2,其中“红旗”-1为“萨姆”-2导弹的国内组装型号,“红旗”-2为仿制型号,高射炮口径主要为25至100毫米。在这样的防空体系中,面空导弹主要构成2000米以上高度的垂直杀伤空域,高炮垂直杀伤空域高度为10至6000米,而2000米至6000米之间高度为导弹和高炮的复合杀伤区。这种防空体系主要是为抗击高空高速突防的轰炸机空袭而设计的模式,是以喷气式机群采取二战期间那样的大编队、用常规航弹摧毁目标的作战样式为前提的。然而,到了50年代中后期,空袭和入侵样式的改变使得这种体系出现了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