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241篇
综合类   218篇
水路运输   286篇
铁路运输   586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降雨入渗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 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深部柔性位移系统, 对边坡渐进破坏进行了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 揭示了降雨入渗作用下裂土边坡的渐进变形和破坏演化模式; 基于裂土边坡的渐进破坏模式, 提出了土体饱和比概念, 将裂隙深度范围滑体分为饱和层和非饱和层; 以土体饱和度变化描述了含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 并结合刚体极限平衡法探讨了由裂隙控制的边坡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未形成裂隙的边坡, 连续降小雨时浅层变形受表层基质吸力控制; 裂隙形成后, 雨水沿裂隙快速入渗形成暂态饱和区, 导致基质吸力降幅达82.50%~87.14%, 而由其贡献的抗剪强度迅速损失, 从而形成初期溜滑、片蚀等浅层变形, 降雨停止后坡体仍处于蠕变过程, 坡脚与坡顶位移增幅分别为23.40%和19.39%;蒸发后裂隙规模发展增大了雨水对渗流场的影响范围和边坡破坏规模; 土体经历胀缩、蠕变而变得松散, 裂缝区深部土体体积含水率较初始状态的增幅为205.7%;同一降雨条件下, 初始裂隙深度愈深, 稳定系数愈低, 破坏愈快; 对具有同一裂隙深度的边坡, 其稳定系数随土体饱和比的增加逐渐降低, 土体饱和比增长愈快, 表征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 这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4.
铁路区段通信的服务对象大部分在铁路沿线的车站和工区,这些车站和工区是通信网中各通信系统的信息源点,而信息的交换却在较远的交换接点上完成,通过干缆实回线连接.  相似文献   
5.
黄坤山 《中国水运》2003,(11):28-29
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新的通信手段和设备将介入海上交通安全通信领域.应该如何加以利用以提高海上交通安全通信能力,是海事系统亟待研究并且加以解决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型光纤油水界面测控装置的的理,结构特点及其在遇脱水器中的运行结果,对设计和实际使用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也作了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8.
汽车中的光纤多路复用布线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与配件》1997,(17):17-17
  相似文献   
9.
齐佳 《铁道知识》1997,(3):12-13
铁路通信网的组成和特点 铁路通信网由转输网、交换网、数据网、电视会议网、寻呼网等组成。作为上述通信网的硬件支持,铁路通信的基干网的传输部分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架空明线、电缆到现代化的光缆、微波、卫星通信的发展过程;交换部分也从人工转接发展到程控交换;各种所需硬件也逐步走向了现代化。 铁路通信网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经过“七五”和“八五”,有了较快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它与邮电系统的公用网一起构成国家通信网。铁路通信网以铁道部为中心,覆盖全路各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铁路通信网是多种通信手段相结合的,能开展多种业务的综合性通信网。其中,有线通信网是这个综合网的骨干。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分布式测量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光纤光栅测量节点的软硬件实现,并对实时性等影响分布式系统性能的因素做出了分析,最后,对于完善方案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