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38篇
综合类   118篇
水路运输   93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国内外微波介质材料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比较国内外微波介质材料的发展水平。总结基于微波介质材料的器件应用,同时展望微波介质材料及其器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微波白内障研究进展华西医科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610041)李昌吉1微波白内障特点(动物实验)(1)能引起白内障的微波频段为1~10GHz。(2)最危险的频段为3GHz。(3)微波白内障有无潜伏期?大强度立即致浊,较低强度有潜伏期,一般1~6d,最...  相似文献   
3.
微波技术在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体再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作为能源主要是应用它的热效应,微波加热几乎可以代替除加热金属外的所有常规加热和干燥,且微波加热是使电场直接深入分布到被加热体的几部空间,直接作用物质分析的体积加热,具有加热迅速,能量利用率高和加热均匀等优点。微波再生系统由微小能源、传输、加热器组成。  相似文献   
4.
虚阴极振荡器是强流相对论电子束源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微波源,能够产生很高的功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简要介绍了虚阴极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虚阴极振荡器的最新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用于虚阴极模拟的PIC方法和未来技术发展,分析了其性能和军事应用,最后评述了他们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6.
在早期规范中,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的设计和施工,通常使用纤维加劲聚合物(FRP)外敷技术。介绍了一种用于探测外敷层与混凝土柱间缺陷的电磁成像(简称EM)技术。该技术还可用于评定外敷层施工质量,测试由于地震或其它破坏性荷载作用下立柱与外敷层间的脱层程度。  相似文献   
7.
在讨论了含水率对路用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后,通过对不同种类测试器的分析,确定了较为适用的微波传感器,并给出了微波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集料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式,进而对测试准确度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合成技术是解决微波高频段固态大功率合成的一种有效技术.由于它具有频率高、功率大、合成效率高、可靠性高、具有适度恶化性等优点,因此成为微波高频段大功率合成系统的首选.论文介绍了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的需求,分析了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的几种方式,阐述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上对高功率微波电磁辐射造成的危害效应已经开展了数十年研究,而随着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发生技术的发展,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源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进攻性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将对敌对国家的交通、电力、通信和医疗系统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岸基指挥所、作战群指挥中心和海上作战平台等敏感电子设备集中的军事设施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电子设备的微电子化,使其对高功率电磁脉冲的敏感性和易损性进一步增加,导致这种威胁变得更  相似文献   
10.
高功率微波武器是现代战场上极具杀伤性的攻击手段。针对现代武器装备的强电磁防护问题,通过介绍高功率微波武器及防护研究发展进程,结合传统电磁防护方法,分析电磁自适应防护、微波加固和硬件演化等前沿技术手段,从电路防护和空间防护的角度出发,论述射频电磁防护单元、皮秒级电磁脉冲抑制器件、频率选择表面等强电磁防护器件和装置的研究成果以及强电磁防护的新材料,并从系统综合防护、设备潜在失效性、强电磁防护标准3个方面对强电磁防护技术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