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在中小桥施工中遇到严重流沙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应用压浆方法对流沙地质浅层断桩位置进行隔水处理,形成干施工后用人工对断桩混凝土进行凿除,最终在不影响桩体结构、尺寸和受力下对断桩进行接长处理,经二次检测满足Ⅰ类桩要求,为类似流沙地质浅层断桩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马六甲海峡全长1185千米,最窄处宽仅37千米,主航道水深约25米~151米。目前,年通航船舶近10万艘,已处于超饱和状态,再加上船舶的大型化,使海峡变得愈加狭窄了,从而增大了航行中的不安全因素。此外,海峡内还有不少浅滩,其中水深不足23米的就多达37处,加上沉船、流沙、淤泥等使航道经常改变,更增大了发生事  相似文献   
4.
AS流沙固定法是一种化学固沙新方法,可以固定大面积修筑公路等形成的流沙和两侧斜坡,使沙兵表面形成保护层,具有归沙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流沙层地质结构特点,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流沙层渗透注浆进行稳态与瞬态的数值模拟研究,分别计算了静水条件下和动水条件下注浆浆液扩散过程,分析了动水条件下浆液扩散规律,分析了不同注浆材料及不同注浆压力对浆液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浆液在渗流场中大致呈钟形分布且都存在逆水流扩散区域,浆液与水之间没有明显分界面而是存在一个过渡区.压力从进水边界和注浆口向出流边界衰减,在注浆口和进水边界之间存在一个压力极小值点并存在一个速度接近零的区域.浆液黏度越低扩散范围越大.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加,浆液扩散范围不断增加,两相渗流达到稳定渗流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也变长.  相似文献   
6.
张久洪  张艇 《公路》2006,(11):202-204
宁芜公路养护改善工程中,指挥部大胆采用水泥直接掺拌流沙的新工艺,起到了稳定流沙层的作用,提高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与以往工程中常用的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相比,该工艺具有成本低、施工周期短、操作简便、对周边干扰小且对施工作业面要求不高的特点,在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加快了工程的进度,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7.
高水位流沙地段的管沟开挖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虽然目前可采用深井抽排降水法、密闭管抽水降水法、明渠抽排降水法、木桩固定沟壁加抽水降水法等方法,但施工工序繁琐,成本高。文中提出应用冻土原理,在一次双侧沉管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双侧开挖新方法,将地下高水位的挖沟不利条件变为有利条件,降低了土方开挖量,取消了抽排水措施,提高了施工工效,节约了施工成本。该方法在陕京三线设计1标段榆阳马家峁段AA001-AA005高水位流沙地段工程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施工工效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潘启云  刘严才  周小兵 《公路》2011,(10):247-250
不良地基土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渗透系数小等特点,极易发生管涌、流沙等地质问题,通过对在人工挖孔桩中遇到的管涌和流沙采取有效的处治措施,对类似工程地质问题的处治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深圳地铁四号线K9+125~+255段为富水流沙地层,岩体破碎自稳能力差,且洞身穿越立交桥群,多条管线穿在隧道上方,隧道围岩变形控制要求极高,施工风险大。采用现场监控和数值模拟,对CRD法开挖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早施做临时支撑对抑制未闭合结构早期的沉降起着重要的作用,拆除临时支撑时,结构的最大位移增大约40 %;各部开挖引起拱顶下沉量具有良好的分布规律,可用于对最终拱顶下沉量的预报;施工中应重点监测和控制开挖CRD1的拱顶下沉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