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跳峡地区的玄武岩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岩石的矿物、结构发生了改变,表现出特有的微观地质特征和工程特性。在野外调查、室内及现场原位试验基础上,结合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的工程实践,对岩石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泥石化片理状玄武岩是热液蚀变及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岩石呈鳞片变晶结构,原生矿物为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等矿物取代,具有软化系数低,饱水系数高,抗风化能力弱等特点。在构造、风化及卸荷作用下,易出现软岩大变形、边坡失稳等地质问题。研究成果为工程方案的选择和措施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对滇西北玄武岩区铁路及公路工程的勘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英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12):64-68
研究目的:玄武岩夹凝灰岩型隧道工程条件具不确定性,现有勘察手段难以查明凝灰岩确切分布位置,给隧道施工带来较大困难,有必要研究该类围岩特性及隧道施工对策。研究方法:通过研究隧道开挖揭示的凝灰岩的物理性能及其与玄武岩的各种组合关系,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分析各种工况的支护体系。研究结果:针对玄武岩夹凝灰岩的结构特性,提出了玄武岩与凝灰岩不同组合关系的各类围岩级别下7种工况的支护体系和衬砌结构。研究结论:工程实践表明,碎裂玄武岩与凝灰岩不同组合情况的工程措施合理,根据施工信息反馈及时动态调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潘欢迎 《中国水运》2006,6(9):82-84
利用钻孔常规压水试验(Lu值)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Lu值大小的分级、分级频率的空间分布和随埋深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坝区玄武岩的渗透性规律,对其渗透性进行分析,为坝区防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玄武岩纤维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聚丙烯纤维为对比,进行了无机玄武岩纤维水泥砂浆的抗压、抗折、抗拉伸及抗弯系列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掺量下,玄武岩纤维水泥砂浆的各种力学性能优于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玄武岩纤维对水泥浆体早期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但降低了水泥砂浆的28d强度;掺入玄武岩纤维可以增加砂浆的韧性,对砂浆的抗拉强度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玄武岩纤维对砂浆的抗弯破坏强度改善不显著,但明显增大了相同荷载下试件的挠度。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和断裂性能的影响,基于马歇尔试验确定了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的最佳油石比,并基于此分析纤维掺量对路用性能、老化性能、抗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改善效果。结果表明:(1)玄武岩纤维掺量将影响最佳沥青用量,需同时考虑纤维掺量以确定最佳油石比;(2)纤维质量掺量为0.1%时,具有最佳的改善效果,最大可将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分别提升31.5%~38.4%、24.4%~37.3%、1.2%~5.5%。纤维对老化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的改善程度最佳,尤其是动稳定度,改善程度是其他性能的1.28~15.0倍;其次是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最弱。纤维可通过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延性,以提高峰值荷载对应的裂纹张开位移,且玄武岩纤维在中温情况下对沥青混合料的抗断裂性能改善效果要高于低温条件,最大可提升21.64%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水泥稳定多孔玄武岩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中出现的压实质量问题,分析了多孔玄武岩碎石的材质性质、混合料的配比设计、碾压机具组合、水泥凝结时间的控制、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等,提出相应的施工组织措施,并通过施工实践验证,达到了良好的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中对表征沥青胶浆的高温指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的车辙因子、重复蠕变试验的累计应变)与表征沥青混合料高温指标(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和动态蠕变试验的累计应变)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关于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计算,新规范中引进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考虑材料的吸水率。关于高吸水性多孔玄武岩配合比设计中体积指标的测算,更易出现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采用多孔玄武岩石料,通过标准马歇尔击实试验及试件体积参数的计算,探讨多孔玄武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体积参数获取时击实功的选择,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粉土路基边坡的坡面冲刷破坏和分层滑移破坏特征,提出一种融合玄武岩纤维加筋与聚丙烯酰胺固化作用,并集植草、抗冲刷、增稳多种功效的粉土路基坡面复合面层护坡技术。根据复合面层中不同面层的防护机制,开展对应面层材料的直剪试验、淋滤质量损失试验、渗透试验和毛细水上升试验,通过讨论面层材料中玄武岩纤维加筋量、筋长、聚丙烯酰胺掺量的变化与对应面层材料剪切变形、剪切强度、质量损失比、渗透系数、入渗量的关系规律,从材料角度分析获得玄武岩纤维的相对经济掺量、筋长与聚丙烯酰胺的相对经济配比及其对应材料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面层材料相对粉土强度提高80%~150%,抗冲刷性能提高约200%,抗渗性提高约3个数量级;面层材料相对经济的配合比大致为玄武岩纤维筋长12 mm、掺量0.4%,聚丙烯酰胺掺量1%;面层材料大幅改善了原粉土的强度、变形性能、抗冲刷性与抗渗性,3层复合面层材料将减少入渗、削弱侵蚀、提高强度3种功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C50玄武岩纤维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并将试验结果与同条件下聚丙烯纤维防水混凝土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优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