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116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海线郑一徐电气化改造工程(济南局管段)地跨江苏、安徽、河南三省,东起陇海线K221 500,西至K354 000局界,本工程分为徐州枢纽部分和郑徐区间两部分,其中徐州枢纽部分包含夹孟线联络22.3km。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交通部和广东省电煤运输会议精神得到贯彻,为广东电煤运输提供安全、顺畅、快捷的航运环境,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于5月下旬开始,义务为汕头华能电厂、珠海电厂、台山电厂和广州港务集团公司的新港、西基码头、洪圣沙码头的港池航道进行水深测量和多波束扫测.  相似文献   
3.
分析浙江省沿海深水岸线资源紧张与电厂建设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采用小吨位二程自卸船运输方式解决矛盾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国画大师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他的山水画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感以及笔墨的开拓性独树一帜,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5.
黄艳 《西铁科技》2005,(1):21-22,28
本文作者简述了接触催化氧化除铁、除锰的机理和工艺,针对徐州南部地区七里沟水源处理效果不好的原因、实施措施、处理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为国内除锰、除铁效果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丽学 《铁道勘察》2013,39(2):84-85
以双辽电厂专用线扩建为例,提出了铁路专用线直通运输的理念,并通过直通运输前后优缺点和成本支出的变化比较,阐述了在电厂专用线方案研究中直通运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下游某码头工程为例,为充分利用已建燃煤电厂码头岸线和设备资源,发挥已建工程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现有码头船舶靠泊组合分析和现有装卸系统局部改造,实现了码头直取过驳工艺功能,可为充分利用长江下游燃煤电厂码头富余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系统分析出铁路专用线选线时各种控制要素,尝试探寻铁路专用线选线的独特规律,通过对铁路专用线选线功能及作用的分析,系统阐述铁路专用线选线时"路内"、"路外"各种控制要素和关键优缺点,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华能铜川电厂铁路专用线工程为实例,对铁路专用线选线时涉及的运输通道、技术标准、接轨方案等进行多角度比选分析,使推荐的线路方案满足各方需求,工程合理可行。铁路专用线选线与国铁干线选线相比,既有着相同的特点也有着独特的考虑因素,为铁路专用线选线提供系统、全面、科学的控制因素及比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郑徐客运专线引入徐州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目的:徐州枢纽在全国铁路网中地位举足轻重,郑徐客运专线在徐州枢纽内的线路走向直接影响着徐州地区规划与经济发展。通过对工程投资、与城市规划的协调、预留工程的利用研究与分析,提出一个合理的线路引入方案。研究结论:根据枢纽客运量及列车开行方案,郑徐客运专线引入徐州枢纽的线路方案设计了沿夹孟线方案和沿北三环线引入方案供比选。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预留工程利用、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工程投资三个方面分析,郑徐客运专线引入徐州枢纽推荐采用沿夹孟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首阳山电厂建筑方格网的具体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建筑方格网布设的精度确定、设计原则、测设归化和高程测量等方面的内容,并给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