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5篇
  免费   545篇
公路运输   3189篇
综合类   1806篇
水路运输   445篇
铁路运输   1190篇
综合运输   36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春 《隧道建设》2022,42(1):137-144
为解决TBM机载锚杆钻机推进梁的摆动结构作业时因受力复杂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提升其力学性能和稳定性,首先,通过对摆动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确定其作业时应力集中和应力分布极度不均的薄弱部位; 然后,基于子模型法将摆动结构的薄弱部位切割出来,扩大其设计空间,再运用拓扑优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得到该部位全新的拓扑结构形式; 最后,对比分析优化前后摆动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及振动频率。结果显示: 优化后危险工况下摆动结构的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同时有效改善了结构的振动特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深埋引水隧洞突泥突水洞段注浆固结圈与初期支护结构作为协同承载结构,其荷载分担与变形控制对结构和施工安全有重要作用。为研究深埋引水隧洞突涌洞段围岩与支护体系稳定性,以滇中引水狮子山隧洞为工程依托,通过现场对围岩-支护监控量测与第二层型钢拱架受力监测,结合施工工况动态分析围岩-支护体系受力与变形,研究总结突涌段施工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结论:(1)深埋隧洞突涌洞段拱顶累计沉降17.4 mm,达预留值的17%左右;拱肩、拱腰累计收敛106.6 mm、98.1 mm,达预留值100%左右。(2)突涌洞段理论预测极限位移150 mm;现场监测评价设定阈值uo=100 mm,当达到2/3时,应采取加强措施。(3)最佳开挖方法为微台阶法。各级台阶长度控制在3 m左右,按“快挖、快支、快封闭”原则组织施工。(4)超前预支护管棚结构起到提高固结体刚度作用,较固结体提高约13倍。(5)双层支护结构强度、刚度增加,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施工安全性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孙浩林 《铁道建筑技术》2020,(3):109-111,141
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时期,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通过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将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光谷广场地下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大型综合深基坑支护稳定、地表建筑物结构安全、既有枢纽交通不中断、复杂地下管线迁改、市区施工环保达标等问题,提出并应用了基坑开挖可视化交底、围护桩干法灌注、多层深基坑不平衡支护、围护结构爆破拆除等多项关键技术,显著减少了大型基坑工程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及对周边交通的影响(不中断交通),实现了各类管线的顺利迁改,为以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及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今后城市地下立体多元化交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降雨入渗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 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深部柔性位移系统, 对边坡渐进破坏进行了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 揭示了降雨入渗作用下裂土边坡的渐进变形和破坏演化模式; 基于裂土边坡的渐进破坏模式, 提出了土体饱和比概念, 将裂隙深度范围滑体分为饱和层和非饱和层; 以土体饱和度变化描述了含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 并结合刚体极限平衡法探讨了由裂隙控制的边坡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未形成裂隙的边坡, 连续降小雨时浅层变形受表层基质吸力控制; 裂隙形成后, 雨水沿裂隙快速入渗形成暂态饱和区, 导致基质吸力降幅达82.50%~87.14%, 而由其贡献的抗剪强度迅速损失, 从而形成初期溜滑、片蚀等浅层变形, 降雨停止后坡体仍处于蠕变过程, 坡脚与坡顶位移增幅分别为23.40%和19.39%;蒸发后裂隙规模发展增大了雨水对渗流场的影响范围和边坡破坏规模; 土体经历胀缩、蠕变而变得松散, 裂缝区深部土体体积含水率较初始状态的增幅为205.7%;同一降雨条件下, 初始裂隙深度愈深, 稳定系数愈低, 破坏愈快; 对具有同一裂隙深度的边坡, 其稳定系数随土体饱和比的增加逐渐降低, 土体饱和比增长愈快, 表征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 这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6.
郴州互通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耒宜高速公路郴州互通Gk256 620-Gk256 830段山体滑坡的形成机理,运用极限平衡原理对滑坡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边坡治理设计方案,并对该类滑坡工程提出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南昌市乐化至温家圳段高速公路,沿线土源匮乏,为减少占用良田,设计考虑了用河砂筑路堤即填砂路基。文章针对填砂路基和周边环境的特点,在边坡的防护方案上进行反复比选、认证,将原设计进行了优化。所选定的生态防护方案施工工艺简便,提高了防冲刷能力及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土钉支护技术在路基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某路基边坡工程采用土钉技术支护的实例。通过选用合理的破裂面形式,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设计和分析,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的反馈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开挖深度和支护时间,控制了施工过程中边坡的变形,保证了软岩高边坡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9.
韩建 《科技交流》2005,35(2):31-35
介绍水泥土搅拌桩在上海地铁9号线敞开段基坑支护工程中的运用,系统叙述了水泥土搅拌桩挡墙的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拦水带的作用和核心功能,结合云南高等级公路近年来的建设经验,分析、归纳,介绍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提出取消拦水带,采用边坡排水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