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修车“陷阱” |
| |
作者姓名: | 曾光明 |
| |
摘 要: | ![]() 按照常规,经营车辆维修都应经过相关部门进行实际技术考核、审查合格后,在取得技术审查合格证书和营业执照之后才可以营业,而且规定对所需要维修车辆的细目,应向消费者提供必要的质量保证,如修理清单等诚信服务。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尽如人意。个别修车店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私心膨胀,见利忘义,不讲诚信,弄虚作假,设下层层陷阱,坑害顾客,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一旦从中做了手脚,给车辆埋下潜在隐患,还会危及交通安全。尤其对于摩托车来说,鉴于其车速快、稳定性差又缺少防护设施,这种危险性会来得更直接、更严重。为保护消费…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