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辐射耐受性宫颈癌细胞系的建立及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引用本文:王中卫,王亚利,金迎迎,李毅. 辐射耐受性宫颈癌细胞系的建立及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4(5): 572-576
作者姓名:王中卫  王亚利  金迎迎  李毅
作者单位:王中卫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陕西西安,710004); 王亚利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陕西西安,710004); 金迎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陕西西安,710004); 李毅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陕西西安,710004);
摘    要:
目的筛选来源相同辐射耐受性不同的宫颈低分化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宫颈癌辐射耐受的机制。方法用9MeV-β射线反复多次间歇大剂量照射人宫颈低分化鳞癌细胞株SiHa,建立辐射耐受性细胞SiHaR,用DNA损伤修复相关PCR基因芯片检测SiHa与SiHaR差异表达基因,并对筛选出的部分基因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SiHa及SiHaR细胞经射线照射后呈指数性杀灭,同一剂量照射后SiHaR细胞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SF)值更高,SiHaR细胞在2Gy照射后细胞存活分数(SF2)是SiHa的2.26倍;二者有差异表达的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41个,其中上调基因27个,下调14个。有13个位点出现6倍以上或低于0.1的差异。Western blot对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验证结果提示,与SiHa细胞相比,糖尿病关联Ras相关基因(ras-related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RRAD1)、复制因子C2[replication factor C(activator 1)2,RCF2]在SiHaR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omplementing defective repair,XRCC1)及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ERCC1)蛋白质明显上调。结论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经间歇性大剂量射线多次照射后筛选获得的SiHaR细胞具有稳定的辐射耐受性;这与DNA损伤修复能力在基因水平上发生了某些突变明显相关。这为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进行放射敏感性调控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宫颈癌  DNA损伤修复  基因表达谱  辐射耐受性

Establishment of radioresistant human cervical cancer cells and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DNA damage repair-related genes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