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长寿命设计理论综述 |
| |
引用本文: | 刘永健, 刘江, 周绪红, 王壮, 孟俊苗, 赵鑫东, YANGJian, GHOSNMichel. 桥梁长寿命设计理论综述[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4, 24(3): 1-24. doi: 10.19818/j.cnki.1671-1637.2024.03.001 |
| |
作者姓名: | 刘永健 刘江 周绪红 王壮 孟俊苗 赵鑫东 YANGJian GHOSNMichel |
| |
作者单位: | 1.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2.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3.AECOM,纽约 纽约 NY 10158;;4.纽约城市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纽约 纽约 NY 1003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81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061 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SF-100 |
| |
摘 要: | 为促进桥梁长寿命设计理论的发展,从桥梁服役寿命及其影响机理出发,总结了现有桥梁长寿命设计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未来研究重点和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各国规范根据桥梁重要性及其所在公路等级进行桥梁设计寿命的规定,多采用变寿命的设计思路,赋予不同功能、重要程度、更换难度的桥梁构、部件不同的设计寿命;桥梁的寿命取决于其在真实服役环境下的长期性能,包含环境侵蚀作用下的耐久性能、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和持续荷载作用下的徐变性能,受服役环境、养护干预和施工过程的影响显著;新建桥梁长寿命技术主要从设计方法和高性能材料展开研究,现有服役寿命和耐久性设计方法主要围绕环境作用、劣化机理、材料性能、施工控制和检查管理等方面,达到了“看似满足”的设计目标,尚未能实现概率水平提升和设计寿命量化,全寿命设计则还停留在理念层面,UHPC、耐候钢、FRP等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是提升桥梁设计寿命的有效方式;未来应以“明确结构定位,完善性能指标体系,优化结构初始状态,改善服役微环境,控制劣化传递路径”为长寿命设计的基本框架,围绕桥梁结构的长寿基因识别与调控、桥梁微环境全寿命周期演化规律、桥梁服役寿命的全概率量化设计方法等基础理论开展研究,以建立系统的桥梁长寿命设计理论体系。
|
关 键 词: | 桥梁工程 长寿命 环境作用 设计方法 高性能材料 |
收稿时间: | 2024-02-19 |
|
|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