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千枚岩复合改良土单轴压缩力学特性
引用本文:赵秀绍, 程安, 赵林浩, 邓琪, 周志杰, 饶江龙. 千枚岩复合改良土单轴压缩力学特性[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4, 24(3): 171-180. doi: 10.19818/j.cnki.1671-1637.2024.03.011
作者姓名:赵秀绍  程安  赵林浩  邓琪  周志杰  饶江龙
作者单位:1.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省地下空间技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13;;2.华东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68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6801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2602201
摘    要:
针对千枚岩土作为路基填料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水泥与红黏土联合改良千枚岩土的方法,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水泥与红黏土复合改良千枚岩土浸水与不浸水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变形模量随红黏土掺和比与水泥掺量的变化趋势。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红黏土掺和比的增大,当水泥掺量为0时,红黏土改良千枚岩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典型的弹塑性特征,而当水泥掺量不为0时,复合改良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近似表现为线弹性特征,红黏土改良千枚岩土与复合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变形模量均增大;在浸水条件下,红黏土改良千枚岩土试样发生崩解导致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降低至0,复合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减小,水泥掺量分别为3%与5%时,软化系数分别为0.45~0.62与0.71~0.93,因此,复合改良土水稳性更优;水泥与红黏土复合改良千枚岩土时,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幅度大于水泥与红黏土单独改良增幅之和,实现了“1+1>2”的改良效果,即协同作用,因此,宜采用复合改良方案改良千枚岩土;水泥掺量为3%与红黏土掺和比为20%可以作为满足规范350 kPa强度要求的经济复合改良方案,为了增强水稳定性、快速填筑和协同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考虑水泥掺量为5%与红黏土掺和比为40%的复合改良方案。


关 键 词:铁路路基   千枚岩土   力学特性   复合改良   协同改良
收稿时间:2024-01-03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