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洲枢纽一、二线船闸通过能力变化及航运潜能释放*
引用本文:潘荣友,胡 颖,王 勇,马爱兴,邓 涯. 长洲枢纽一、二线船闸通过能力变化及航运潜能释放*[J]. 水运工程, 2022, 0(12): 140-145
作者姓名:潘荣友  胡 颖  王 勇  马爱兴  邓 涯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221013、Y222011);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2014328345180)
摘    要:
长洲水利枢纽过闸货运量已跃居世界天然航道首位。然而坝下枯水位持续降落引起一、二线船闸通航保证率大幅下降,制约枢纽的整体通过能力。基于实测水文资料和模型试验成果,分析一、二线船闸通过能力变化。结果表明:枢纽运行以来,水位降落引起一、二线船闸可通航船舶吨级总体呈下降趋势,原设计船型分别为2 000、1 000吨级,至2019年一、二线船闸在设计流量(外江1 090 m3/s)下仅能通过500、100吨级;贵梧3 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西江运行中的国标船型和西江船型得以顺利过闸(一、二线船闸)所需的外江最小下泄流量分别为1 875、2 470 m3/s。优化上游库群联合调度提升枯季下泄流量,优化不同泄流条件下一、二线船闸的组合调度,深度释放船闸的利用率,是现状全面提升长洲枢纽整体通过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长洲水利枢纽;船闸通过能力;最小下泄流量;非工程措施;航运潜能

Trend of traffic capability of first and second ship locks of Changzhou hydro-project and release of shipping potential
PAN Rong-you,HU Ying,WANG Yong,MA Ai-xing,DENG Ya. Trend of traffic capability of first and second ship locks of Changzhou hydro-project and release of shipping potential[J].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 2022, 0(12): 140-145
Authors:PAN Rong-you  HU Ying  WANG Yong  MA Ai-xing  DENG Ya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水运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运工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