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理解“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建构性诠释”视角
引用本文:徐晨.理解“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建构性诠释”视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3(3):67-75.
作者姓名:徐晨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200030
摘    要:德沃金所提出的“建构性诠释”路数将怎样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针对法律实证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所坚持的“分离命题”,德沃金认为此种“语义学之刺”以不必要的方式限制了法律语言的灵活性,而正确看待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则应当是他所谓的“诠释性态度”.由此种态度衍生出的特定“法律概念”及其“概念延伸”与“道德”正因为其内容取决于彼此所以才成其为“不同”.而此种关联与差异又将提供一种新的模式,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法理学关于“恶法亦(非)法”的经典难题以及处于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特定法律实践.

关 键 词:建构性诠释  分离命题  概念和概念延伸  法律语言的灵活性  恶法亦(非)法

"Constructive Interpretation"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
XU Chen."Constructive Interpretation"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15,23(3):67-75.
Authors:XU Chen
Institution:XU Chen;Koguan Law Schoo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