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钢砂沥青混凝土感应加热简化模型构建及仿真分析
引用本文:陈熙,赵龙,孟森,周子栋,何亮,蔡皓东,乔亚宁.钢砂沥青混凝土感应加热简化模型构建及仿真分析[J].公路,2023(6):329-343.
作者姓名:陈熙  赵龙  孟森  周子栋  何亮  蔡皓东  乔亚宁
作者单位:1.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编号52278440,52111530134;;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cstc2020jcyj-msxmX0431;
摘    要:为研究沥青混凝土自愈合性能,为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中的自愈合方向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撑。基于有限元方法,分别考虑了感应加热系统模型及感应加热数值计算模型,构建了多物理场下的钢砂沥青混凝土感应加热有限元简化模型,针对其感应加热自愈合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研究了电流强度、钢砂掺量及加热方式对感应加热的影响特性与能量分析,探究了不同情况下感应加热的机理及规律,并对耗散功率、耗散能以及能源利用率做分析。定义了两个新参数:有效愈合深度指数E1与感应加热时间指数E2,并结合有效愈合深度,联合评价感应加热的综合效益以优化参数配置。结果表明:电流强度越大或试件的钢砂掺量越大时,感应加热速率越快,由此形成的层间温度梯度越大,而钢砂产生的耗散能却会减小;感应加热停止时,有效愈合深度随加热时的电流强度与试件钢砂掺量的降低而减小,感应加热效果变差;处于自然散热阶段的试件的温度场在横向上呈现“翘曲分布”现象,即试件温度中心高而边缘低,层间温度梯度向着趋于零的趋势逐渐减小;可通过增大感应加热电流强度或钢砂掺量,采用较大循环加热时间、较短加热间隔的间歇式加热提高感应加热的综合效...

关 键 词:道路工程  钢砂沥青混凝土  有限元  感应加热机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