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复合城际走廊多模式客流分担特征 |
| |
引用本文: | 徐明非, 李昌铃, 王元庆, 周伟. 公铁复合城际走廊多模式客流分担特征[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0, 20(5): 176-186. doi: 10.19818/j.cnki.1671-1637.2020.05.014 |
| |
作者姓名: | 徐明非 李昌铃 王元庆 周伟 |
| |
作者单位: | 1.长安大学 运输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4;2.长安大学 生态安全屏障区交通网设施管控及循环修复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4 |
| |
摘 要: |  选取了陕西省内距中心城市西安350 km范围内的咸阳、渭南、黄陵、延安4个节点城市, 搜集了相关公铁复合城际走廊上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长途客车、小汽车高速出行的出行量、车内时间、票价或通行费等客流特征参数, 梳理了各种城际客流分担分析方法; 构建了距离转移曲线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 通过曲线拟合、试算和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标定, 并根据模型标定结果分析了客流分担率对距离、时间和费用的敏感性, 得到区域城际多模式客流分担特征, 给出城际通道规划管理的相关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 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和小汽车高速出行3种模式的分担率-距离转移曲线拟合结果理想, 决定系数均在0.94以上; MNL模型在车外时间取90~150 min时, 拟合效果较好, 决定系数均在0.79以上, 且在时间价值取50~70元·h-1情景下决定系数达到峰值; 随着城际出行距离的增加, 出行者选择从小汽车高速出行转移到城际铁路出行, 且高速铁路较普通铁路更有优势, 西安与近距离的咸阳之间小汽车高速分担率达96.91%, 与远距离的延安之间高速铁路分担率达53.66%, 普通铁路分担率达30.58%;以车外时间为120 min为例, 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长途客车、小汽车4种出行模式的阻抗系数分别为0.029~0.044、0.034~0.042、0.030~0.040、0.028~0.048, 小汽车高速出行和高速铁路增长幅度较大, 2种出行对费用更加敏感, 在时间价值取60元·h-1条件下, 4种出行模式的阻抗系数为0.038~0.042, 4种出行对广义时间敏感性无明显差异; 建议进一步挖掘更多城市群城际通道客流分担规律, 并精确考虑城际出行链的城市端细节, 以更好地指导城际走廊的宏观规划与管理。

|
关 键 词: | 交通规划 客流分担率 距离转移曲线 MNL模型 公铁复合走廊 城际出行 |
收稿时间: | 2020-04-17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