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电动汽车混入条件下随机动态用户均衡分配模型
引用本文:郇宁, 姚恩建, 杨扬, 李斌斌, 张茜. 电动汽车混入条件下随机动态用户均衡分配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9, 19(5): 150-161. doi: 10.19818/j.cnki.1671-1637.2019.05.015
作者姓名:郇宁  姚恩建  杨扬  李斌斌  张茜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601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1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9YJS102
摘    要:
为分析电动汽车动态充电需求对公共充电设施服务水平的影响, 给充电设施网络规划与运营提供参考, 在考虑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出行者行为差异、路段拥堵状态、车辆能源消耗、充电设施布局与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 采用巢式Logit模型描述了包含充电需求判断、充电设施和路径选择的电动汽车出行联合选择行为; 建立了考虑用户在途快速充电行为的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 提出了混合交通下随机动态用户均衡条件及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 并设计了融合电动汽车充电排队仿真的动态交通流迭代算法; 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并进一步探究了在电动汽车推广的不同阶段, 需求和供给关键因素对充电设施服务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受路网交通流量分布和充电设施布局的影响, 充电设施利用率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 电动汽车混入率的提高会增加平均充电等待时间, 并改变充电高峰期的时间分布; 电动汽车电池初始电量和充电设施处的排队长度均对用户的充电需求判断呈负效应; 当路网中充电设施数量与需求规模不匹配时, 会导致服务水平急剧下降, 同时极易诱发局部拥堵; 用户在充电设施处的逗留时间以15~20 min居多, 约90%用户的等待时间在9 min以内, 因此, 提出的模型符合实际, 能够充分反映混合交通网络中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引发的一系列影响。


关 键 词:交通规划   公共充电设施   动态用户均衡   混合交通流   电动汽车   充电行为
收稿时间:2019-03-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