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隧道超前支护的优化—华盛顿地铁F6b工段软弱地层的新奥法施工
引用本文:郑章清.隧道超前支护的优化—华盛顿地铁F6b工段软弱地层的新奥法施工[J].世界隧道(内刊),2001,22(4):41-46,55.
作者姓名:郑章清
摘    要:华盛顿地铁F6b工段包括采用明挖回填技术施工的国会山高地车站和两座460m长的单线隧道,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之所以选择新奥法(NATM)进行隧道施工是因为(1)隧道较短;(2)短的移动距离;(3)以及可以进行多导坑开挖。合同规定要求采用大量的超前支护措施稳固位于于饱和砂层和位于无法确定隧道上面P1粘土的厚度、范围和稳定性的邻近段的隧道拱顶。这些措施包括在工作面前面进行排水、使用定向钻孔、注浆管柱和钢筋桩的超前支护注浆。这些措施可以增加围岩自稳时间和戴断地下水流。出站隧道的施工仅仅是依靠次数不多的超前支护措施即穿过白垩纪粘土层和根据观察到的地质状况仅作了很小的调整,在最北70m的地方拱顶处,在饱和砂层中通过超前化学注浆允许按规定通过该地区。然而在相隔一根6m支柱的入站隧道施工期间,在拱顶遇到的未标明的四个扁平砂矿体,造成未预料到的地下涌水和工程停工,通过在隧道内进行化学注浆和在工作面前面铺设排水管,承包商能够在低于8m的静水压下恢复安全施工。

关 键 词:地铁隧道  软弱地层  新奥法  超前支护  注浆  施工技术  优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