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乐山大佛胸部渗水病害特征研究
作者姓名:孙博  张虎元  张鹏  申喜旺  杨天宇
作者单位:1.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3.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四川 乐山 614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824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520500);
摘    要:为给乐山大佛渗水病害治理及后期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次对乐山大佛渗水及大气降水进行定量监测采样,分析大佛渗水来源及其特征,并结合水化学性质和岩石组成对“大佛砂岩”风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乐山大佛胸部渗水在平水期与枯水期主要补给来源为地下水,丰水期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大佛胸部渗水含有大量溶解质组分,pH平均值为7.70,2009年之后乐山市降水年平均pH>5.60且逐年增高,至2015年全年降水pH平均值大于7.00,降水已由酸性转为碱性;大佛胸部渗水水化学类型为碳酸盐类-钙组-Ⅱ型与硫酸盐类-钙组-Ⅲ型,阳离子以Ca2 + 为主,阴离子以SO42? 与HCO3? 为主;大佛胸部岩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SiO2,在空气和水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溶蚀,岩石风化对大佛渗水中离子贡献超过90%,H2CO3与H2SO4共同参与了“大佛砂岩”的风化. 

关 键 词:乐山大佛   渗水监测   大气降水   岩石风化
收稿时间:2021-03-23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