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之己见
引用本文:吴吉林.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之己见[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5).
作者姓名:吴吉林
作者单位: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
摘    要:高速公路的边坡特点呈现条带状分布,地域性明显 一条高度公路一般数十公里,乃至几百公里,公路沿线自然环境差异极大.气温差别大,气候可分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等.沿线有农田、丘陵和林地等多种自然景观.因此,在边坡植被变化较多,在进行边坡植物种植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做到适地适树. 原有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高速公路的边坡,特别是挖方边坡,开挖后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原有表土与植被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表土抗蚀能力减弱,在雨滴和风蚀作用下水土极易流失.坡面完全是生土,几乎不含有机质,缺乏微生物活动,且掺有大量的水泥、混凝土、砂石料等,土壤条件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开挖后,每一个边坡地质状况不同,同一边坡上往往砂岩、泥岩、石灰岩等交错排列,交替出现,有的坚硬,有的易风化.对于贵州地区,近几年冬天路面也长结冰,需要在路面撒盐除冰,往往造成边坡土壤中盐分过高,从而抑制植物生长,甚至引起植物死亡.边坡的坡度大,土壤渗透性差等原因,边坡土壤对降水截留较小,这一方面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光、水的再分配,另一方面由于水土流失导致坡面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不利于植物生长,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而高速公路修建后,对地表进行破坏,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短时间内很难进行恢复.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