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M/C排队模型的三峡大坝船舶待闸时长预测研究 |
| |
引用本文: | 钟鸣, 李晨辉, 刘少博. 基于M/M/C排队模型的三峡大坝船舶待闸时长预测研究[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7, 35(4): 84-9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7.04.011 |
| |
作者姓名: | 钟鸣 李晨辉 刘少博 |
| |
作者单位: |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3 |
| |
基金项目: | 武汉理工大学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
摘 要: | 为研究三峡大坝船舶在锚地长时间滞留待闸的问题,收集并统计了三峡坝区2013年下行方向上不同类型船舶到达上游锚地和通过船闸的流量数据,并对船舶待闸时间进行了频数统计;引入排队论方法,将船舶在三峡坝上锚地排队待闸到离开锚地的过程构建为随机输入多服务台排队系统,利用M/M/C排队模型求解系统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队长等;将2013年船舶到达率和锚地服务率作为输入,模型计算得出的平均停留时间与实际情况的绝对误差为7.3%,表明了模型的适用性;使用不同的船舶到达率和锚地服务率参数,开展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若船舶到达率降低15%(例如15%的船舶采用翻坝运输),锚地泊位由超负荷状态转为能力充足;相反,若达到率增加15%,系统将处于不稳定状态,无法继续运行;但此时若将锚地服务率提高30%,则系统又能够恢复稳定,泊位可以满足需求.
|
关 键 词: | 内河航运 排队论 三峡大坝 待闸时间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信息与安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信息与安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