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多换乘点响应型接驳公交运行线路的协调优化
作者姓名:王正武  宋名群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075);湖南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9SK2171)
摘    要:为尽量降低响应型接驳公交系统的运行费用,提出多换乘点间运行线路协调设计的构想.针对同时包含预约需求和实时需求的混合需求,构建多换乘点响应型接驳公交系统运行线路的2阶段协调优化方法,并设计优化流程.第1阶段仅考虑预约需求,首先将预约乘客按有/无特定换乘点要求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构建预约需求下多换乘点多车辆运行线路的协调优化模型.在协调优化模型中,优化目标是由乘客时间费用、车辆运行费用、以及惩罚费用所构成的系统总成本最小;乘客时间费用包括乘客候车时间的惩罚费用、车内乘客在需求点的等待时间费用以及乘客车上时间的惩罚费用3个部分;车辆运行费用包括车辆启动费用、路段行驶费用、需求点的停靠费用、车辆早到引起的等待费用4个部分;考虑的约束条件包括乘客候车和车上的软时间窗、乘客换乘点要求、车辆容量、车辆出行时长等.第2阶段根据规则判断是否响应实时需求,并根据响应情况重新优化后续各班次的运行线路.针对第1阶段模型,基于模拟退火算法设计求解算法.研究表明:在预约需求或混合需求条件下,与各换乘点运行线路独自优化相比,协调优化方法均能显著降低运送全部响应乘客所需的平均运行距离和平均总成本;仅有预约需求时分别降低5.4%、19.8%,新增实时需求后分别减少1.4%、21.7%;与固定发车间隔相比,分时段调整发车间隔,也能有效降低运送全部响应乘客所需的平均运行距离和平均总成本,仅有预约需求时分别降低18.2%、17.2%,新增实时需求后分别减少19.97%、25.06%,说明多换乘点间车辆路径的协调运行是提升响应型接驳公交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交通工程  协调优化  两阶段法  多换乘点  响应型接驳公交
收稿时间:2018-11-06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