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 |
引用本文: | 韦凯,成芳,赵泽明等.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19(03):656-664.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10281 |
| |
作者姓名: | 韦凯 成芳 赵泽明 彭操宇 王显 |
| |
作者单位: | 1.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1;2.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
| |
摘 要: | 为指导制定我国浮置板轨道减振垫设计规范,探究德国浮置板轨道减振垫规范(DIN 45673-7:2010)以及我国浮置板轨道减振垫暂行技术条件(TJ/GW 121-2014)的科学性。以聚氨酯与橡胶减振垫为研究对象,依据上述规范开展室内测试,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与轨道-隧道-土层耦合有限元模型,开展减振垫单一预压、单一频率减振效果评价方法的影响研究,探讨规范中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评价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预压荷载大小(即列车轴重)与有载条件下浮置板轨道固有频率(即考虑轮轴参振的浮置板轨道系统固有频率)是控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刚度近似线性且频变效应较小的橡胶减振垫,采用单一预压、单一频率刚度的评价方法对其减振效果评价影响较小。橡胶垫分别采用第2和第3预压参数时,隧道基底处Z振级插入损失分别为14.0 dB和13.0 dB,约有1 dB差异;对于刚度非线性明显的聚氨酯减振垫而言,不同预压评价方法的差异较大。聚氨酯减振垫分别采用第2,第3预压参数时,隧道基底处Z振级插入损失分别为10.1 dB和14.6 dB,可达4.5 dB或更大。建议针对不同运营情况,进一步细化聚氨酯减振垫不同预压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
|
关 键 词: | 浮置板轨道 减振垫 减振效果 评价研究 |
收稿时间: | 2021-03-19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