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平竖重合段三维高阶连续曲线线形设计 |
| |
引用本文: | 李鸣, 魏庆朝, 潘姿华, 臧传臻, 秦晓春, 时瑾. 高速铁路平竖重合段三维高阶连续曲线线形设计[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8, 18(6): 50-60. doi: 10.19818/j.cnki.1671-1637.2018.06.006 |
| |
作者姓名: | 李鸣 魏庆朝 潘姿华 臧传臻 秦晓春 时瑾 |
| |
作者单位: | 1.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4;;2.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安全与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05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2040 |
| |
摘 要: |  针对平竖重合曲线段存在几何连续性衰减并引起列车运动状态突变的现象, 以三维曲线的Frenet标架为基础, 结合曲率、挠率建立三维车体运动状态模型, 得到了曲率、挠率与车体加速度、急动度的关系, 并通过该模型从三维角度分析了三维曲线的几何连续性等级对车体运动的影响; 考虑几何连续性对曲率、挠率的要求, 提出以曲线曲率、挠率变化最小为目标的线形选择方法, 利用三维欧拉曲线创建平竖重合段高阶连续曲线。研究结果表明: 传统平竖重合段曲线连接点处几何连续性存在衰减, 仅为1阶几何连续, 曲率、挠率对列车加速度和急动度起主导作用, 几何连续性的衰减是竖向急动度突增的主要原因; 二维设计曲线在起点处的竖向急动度为1.206~1.264 m·s-3, 超过乘客舒适性运动学阈值0.240 m·s-3, 难以实现二维线形的高阶几何连续; 提出的曲线设计方法对连接点处的曲率和挠率都有明确定义, 容易在连接点处实现高阶几何连续, 且不存在几何连续性衰减, 曲线的曲率、挠率变化最小, 可有效降低线形参数变化给车体运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所建曲线的加速度与急动度在全程均连续且满足运动学阈值, 实现了2阶几何连续, 最大竖向急动度为0.149 m·s-3, 为阈值的62.0%, 为二维设计的11.7%~12.3%, 有效地改善了行车稳定性与乘客舒适性; 所建曲线路径与二维设计相比变化小, 在2%~3%坡度差时, 水平、竖向坐标差分别为0.907~2.305、1.085~2.498m;所建曲线的设计参数同时也是车体运动状态的计算参数, 从而可根据列车运行条件直接优化线路的设计。
|
关 键 词: | 铁道工程 高速铁路 平竖重合曲线段 几何连续性 三维线形 三维设计 |
收稿时间: | 2018-06-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