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钢-混凝土组合梁温度效应的解析解
引用本文:刘永健, 刘江, 张宁, 封博文, XULei. 钢-混凝土组合梁温度效应的解析解[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7, 17(4): 9-19.
作者姓名:刘永健  刘江  张宁  封博文  XULei
作者单位:1.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4;;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3.滑铁卢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安大略 滑铁卢 N2L 3G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068 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2014 318 363 230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15-24k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16-29k
摘    要:
针对考虑和不考虑界面滑移2种情况, 在任意温度分布作用下, 推导了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剪力、相对滑移和温度应力理论计算公式, 采用有限元模拟对考虑界面滑移的公式进行了验证, 并在钢-混凝土温差模式(模式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温差模式(模式2) 和英国规范BS5400温差模式(模式3) 下, 对比了温度效应的计算结果。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考虑界面滑移的剪力理论公式计算出的组合梁界面剪力分布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规律一致, 3种模式下剪力最大偏差分别为1.15%、2.65%和3.41%;组合梁界面剪力服从双曲余弦函数分布, 界面滑移服从双曲正弦函数分布; 不考虑滑移与考虑滑移计算得到的界面最大剪力基本相等, 最大偏差仅为1.22%;组合梁跨中温度应力计算值的最大偏差小于1%, 但组合梁端部温度应力计算值偏差较大, 模式3温差为20℃时, 考虑滑移时的混凝土底部温度拉应力为不考虑滑移时的1.9倍; 组合梁的界面温度效应与温差成线性关系, 斜率与温度分布模式有关, 模式1的界面剪力、界面剪应力和界面滑移的变化速率最大, 分别为9.138kN·℃-1、0.067MPa·℃-1和5.263×10-3 mm·℃-1;温差为30℃时, 模式1的界面剪力、界面剪应力和界面滑移变化速率均为模式3的3倍以上, 因此, 不考虑钢梁温度梯度会使组合梁界面剪力、相对滑移与温度应力计算结果产生偏差, 且偏差会随温差的增大而增大。

关 键 词:桥梁工程   钢-混凝土组合梁   温度效应   温度分布模式   界面剪力   相对滑移
收稿时间:2017-03-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