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自适应巡航控制车辆跟驰模型综述
引用本文:秦严严, 王昊, 王炜, NIDai-heng. 自适应巡航控制车辆跟驰模型综述[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7, 17(3): 121-130.
作者姓名:秦严严  王昊  王炜  NIDai-heng
作者单位:1.东南大学 江苏省城市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96;;2.东南大学 现代城市交通技术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96;;3.马萨诸塞大学 安姆斯特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马萨诸塞州 安姆斯特 01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113
摘    要:
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 和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CACC) 车辆跟驰模型, 从系统控制原理、车车通信技术与车间时距方面阐述了ACC与CACC车辆的异同点; 将目前主流ACC/CACC车辆跟驰模型分为3类: 基于智能驾驶的车辆跟驰模型、加州伯克利大学PATH实验室车辆跟驰模型与基于控制论的车辆跟驰模型, 总结3类车辆跟驰模型的建模思路与主要优缺点; 从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和交通流稳定性3方面, 分析了ACC/CACC车辆对交通流特性的影响, 及其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ACC/CACC车辆跟驰模型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 ACC/CACC车辆有利于提升交通安全性,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安全性评价指标, 难以量化ACC/CACC车辆对交通安全性的影响程度; 小规模实车试验验证了ACC车辆具有不稳定的交通流特性, 否定了ACC车辆稳定性数值仿真结果, 而数值仿真试验和小规模实车试验均表明CACC车辆可较好提升交通流稳定性, 因此, 完全依赖于计算机仿真试验无法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 实车试验是ACC/CACC研究的必要途径; 为了完善ACC/CACC在交通领域的研究, 应构建不同ACC/CACC车辆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智能网联环境下的ACC/CACC车辆跟驰模型建模方法与ACC/CACC混合交通流稳定性解析方法。


关 键 词:交通工程   车辆跟驰模型   自适应巡航控制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通行能力   交通安全   交通流稳定性
收稿时间:2016-12-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