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个新的痛觉调制通路的发现
引用本文:唐敬师,袁斌.一个新的痛觉调制通路的发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4):331-332.
作者姓名:唐敬师  袁斌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6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3 9470 870和No .3 992 0 0 16)
摘    要:目的 总结本课题组关于中枢痛觉调制通路的研究工作。方法 用动物行为学、电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果 损毁丘脑中央下核 (Sm)易化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 ;电刺激或化学刺激Sm或VLO抑制伤害性行为反应和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 ,并且这些效应可被损毁或抑制腹外侧眶皮层 (VLO)或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的活动所取消 ;伤害性刺激和手针刺激可激活Sm神经元的活动 ;损毁Sm或VLO可明显减弱由强电针兴奋细纤维产生的镇痛 ,而对弱电针的作用无明显影响 ;Sm或VLO内微量注射吗啡、5 羟色胺(5 HT)、谷氨酸钠产生明显的抗伤害效应 ,这些效应可分别被其各自的受体拮抗剂阻断 ;Sm或VLO内注射γ 氨基丁酸 (GABA)明显减弱吗啡或 5 HT诱发的抑制 ,而注射GABAA 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抑制伤害性行为反应并增强吗啡和 5 HT诱发的抑制。结论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一个由脊髓 Sm VLO PAG 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负反馈环路 ,该环路在针刺兴奋细纤维产生的镇痛中起重要作用 ;阿片肽、5 HT、谷氨酸及GABA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可能参与该通路的痛觉调制作用。

关 键 词:丘脑中央下核  腹外侧眶皮层  导水管周围灰质  痛觉调制  针刺镇痛
文章编号:1671-8259(2002)04-0329-04
修稿时间:2002年3月1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