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检测数据融合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诊断研究 |
| |
引用本文: | 赵文博,杨飞,支洋等.基于多源检测数据融合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诊断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4,21(01):396-405.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30258 |
| |
作者姓名: | 赵文博 杨飞 支洋 尤明熙 胡伟松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工电部,北京 100844;3.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工务部,北京 100086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点课题(N2021G04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院基金课题(2021YJ259) |
| |
摘 要: | 高速铁路路基区段受环境变化、地下水开采等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沉降,其中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舒适和耐久性影响较大,因此,快速、有效地诊断运营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非常重要。基于列车轨道动态检测数据、车载晃车仪检测数据、台账信息等多源数据,研究不均匀沉降区段的轨道不平顺波长、幅值特征,建立轨道不平顺特征、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同时,充分发挥不同数据源的优势,提取波长因子、幅值因子、车体动力响应因子、竖曲线因子、劣化率因子等能够反映路基不均匀沉降特征的指标。利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统一各指标当量值,确定各指标融合权重,最终构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综合评价指标,建立相应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引起较大幅值的轨道几何长波不平顺,进而导致车体加速度超限,并可以通过车载式晃车仪检测;同一区段轨道长波不平顺呈现趋势劣化时能侧面反映沉降的发生,但竖曲线是预先设计的坡度,对路基沉降诊断有一定干扰。路基沉降综合评价指标可以采用百分制,根据现场实践经验,以超过60分作为沉降发生的评判标准。通过3条高速铁路的实际验证,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发现路基沉降区段,及时提示工务部门精准维修。
|
关 键 词: | 路基沉降 多源数据融合 动态检测 晃车仪 |
收稿时间: | 2023-03-02 |
|
| 点击此处可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