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黔、郁两江汇流口位于来宾至桂平2 000 t级航道工程末端,连续分布铜鼓滩、羊栏滩,两滩碍航特性各异且联动特性明显,成为制约航道等级提升的重要连续滩群。由于前期羊栏滩历经多次整治,现阶段汇流口段碍航控制滩段由羊栏滩上移至铜鼓滩滩段。文章采用实测地形建立铜鼓滩、羊栏滩航道整治物理模型,结合两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方案,对连续滩险进行水流条件试验研究,指出滩段水流条件受地形控制明显,沿程可划分为铜鼓滩中前段、衔接段和羊栏滩中后段三段碍航控制段,以消除挑流点、平顺水流边线、有效增大过水断面面积为碍航滩险主要整治思路,配合设计航线调整,可满足来宾至桂平2 000 t级航道设计要求,改善大藤峡坝下两江汇流口段通航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2.
山区河流支流河口航道整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益良  黎国森 《水道港口》2005,26(Z1):36-42
通过对支流汇流口河段水面形态、流速分布及泥沙冲淤特性等研究,基本揭示了它们随交汇角、汇流比、干流流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按水量的差异性即汇流比对支流河口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对支流汇流口河段汇流特性、泥沙输移特点、滩险变化规律、治理原则、治理方法及航道治理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12月以来,长江叙泸段航道水位快速下退,12月合江门08时水位均值0.5m,最低水位达到0.35m,较多年同期均值水位偏低约0.85m,低水位出现时间较往年提前约1个月。水位陡落的主因是上游来水减少,岷江高场流量由1660m~3/s迅速减少至712m~3/s,为近5年同期最小流量,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下泄流量1740m3/s,接近每年的最小流量,导致长江叙泸段航道水位短短10天内由2m快速下退至0.35m,长江叙泸段航道余家湾滩、风簸碛滩等重点滩险航道维护尺度接近计划维护尺度。  相似文献   

4.
长江嘉陵江交汇口水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原型实测资料和模型试验成果基础上,研究了长江喜陵江交汇口的水力特征。结果表明,干支流汇流比是控制两江交汇位置和支流入口回流(分离)区宽度的主要因素,合流掺混区水面坡降与干流流量和干支流汇流比有关,交汇口上游干流段水面坡降取决于支流顶托影响和滩槽地形的非线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运行以来,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产生的非恒定流过程给长江上游宜宾—泸州段航道船舶通行带来不利影响。为了使枯水期更多的大中型船舶提升载货量,并顺利通过航道沿程滩险,利用优化的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计算出叙泸段航道沿程流量与水位过程,依照验证后的计算结果对非恒定流水深资源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得出枯水期叙泸段航道非恒定流沿程传播时间、宜宾最佳通航时间段以及重点滩险船舶航行速度。  相似文献   

6.
嘉陵江草街至河口段整治工程分期实施,部分滩段整治效果未及预期,通航条件仍然较差。针对嘉陵江草街至北碚段航道枯水期斑鸠背、二郎滩等滩段出浅碍航的问题,结合深度平均的平面二维水力学数值模拟和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原型观测,分析研究河段各滩险的碍航特性及整治效果,提出重点滩段达到航道维护尺度的流量要求及相应保证率。研究结果表明:嘉陵江草街至北碚段航道近年来虽进行了系统整治,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受逐年地形变化影响,航槽内冲淤变化显著,目前已不能满足Ⅲ级航道尺度要求;在现状条件下,满足Ⅲ级航道尺度要求的草街最小下泄流量约为1 391 m~3/s。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余家湾滩段航道条件复杂,是长江宜宾至泸州段航道三处通行控制河段之一,也是长江上游著名的浅险滩之一。近年来,该滩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河道条件和航道条件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主航槽分流比降低,水面线下降,航道演变剧烈,枯中水期航道维护尺度紧张。为确保滩段航道畅通安全,本文在系统性分析外界因素、上游来水影响和滩险演变等基本情况的条件下,针对性的提出了余家湾滩段下一步维护措施和改善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井湾滩段是长江上游弯道分汊河道,具有急、浅、险等多种碍航特性。洪中枯流量的差异引起主支汊分流比与分沙比的变化,河床不稳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丁顺坝平面初步布置方案,研究丁顺坝坝头不同偏角布置下水井湾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及汊道分流比变化规律,对比分析各布置方案的计算结果得到平面布置最优方案。研究表明:通航水流条件与丁顺坝坝头偏角不成正向变动关系,坝头偏角存在合适区间;分汊主河道分流比与流量成反向变动关系,坝头偏角对河道分流比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河流航道整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某航道设计为限制性Ⅳ级航道,其甘家拐段为皖苏界河,右侧主汊道进入江苏。该段河道左右岸边滩较为发育,弯曲半径不足200m,为满足设计航道标准,首先采取裁弯切滩并内侧加宽方案达到船舶通航需求;其次,采用AutoBank软件计算切滩后堤防稳定性;最后,采用荷兰Delft水利机构的Delft 3D模型,对甘家拐等弯曲段、汇流段水流条件进行了初步数模分析。结果表明,裁弯切滩方案能满足堤防稳定及设计航道需求,但甘家拐段受地形限制,高水期横向流速仍大于0.3m/s,下阶段需对其流态进行物理实验研究,进一步完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致维 《水运工程》2023,(1):143-151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出现冲淤不平衡,汊道分流关系显著调整,从而导致航道浅滩碍航特性存在差异。在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河床演变、浅滩碍航特性等研究基础上,探讨分汊河段航道治理思路,主要结论为:1)分汊河道浅滩段以冲刷为主,逐渐显现洲滩冲刷萎缩、滩槽形态不利调整等特征;2)分汊段的洪水主流汊道分流比减小,顺直分汊与弯曲分汊的洪水分流比下降幅度小于中枯水时期,而鹅头形分汊河型洪水分流比降幅大于中枯水;3)三峡水库蓄水后通航主汊道对分流的控制力度减弱,进口处出现交错或散乱的不良浅滩形态,航道条件趋于恶化而浅滩出浅碍航;4)分汊河段治理可采取分步控制,实施洲滩控导、边心滩塑造或支汊调控技术等整治措施,达到维持或提高航道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贾云新 《水运管理》2008,30(2):25-27
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对于船舶物权登记工作的指导作用,从船舶物权登记的性质、登记机关的审查义务和赔偿责任、共有船舶的处分原则、船舶价值评估和登记规费征收以及新船舶登记制度的创设等6个方面分析《物权法》有关条款在船舶物权登记实践中的应用,认为《物权法》的实施对船舶物权登记产生重要影响,船舶登记机关应及时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百万艘渔船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水上难以驱散的阴霾.随着国际国内对生命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中国渔船安全更是备受关注.作为渔船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中国渔船检验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实施模块化方法建造潜艇的意义,对潜艇模块化体系的生命力作了初步的论述,提出近期可能实现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4.
换填法垫层厚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填法地基处理设计关键是确定垫层的厚度。鉴于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经算例验证该法能更好地确定最佳垫层厚度,同时能适应不同的安全要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Q25型牵引车油门操纵机构主要由油门踏板、摇臂总成、拉杆、连杆等组成,通过控制调速器摇臂实现柴油机的调速,见图1。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修船》2017,(6):32-36
文章介绍了浙江省国内海洋捕捞渔船现状,阐述了尾气产生机理,对刺网渔船尾气排放进行实船检测,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下一步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天津港南疆焦炭码头卸车坑地下连续墙的结构特点、施工过程、修补措施及当地的特殊的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了各因素对地下连续墙的影响,从而客观地评价了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成因,为选择适当的防渗漏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在波浪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利用过往船舶随机观测到的散落于大面积海域的波浪数据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虚拟样机技术在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气垫船的结构特点,传统的研究方法不适于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本文将现代虚拟样机技术引入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对气垫船船体和轴系建模及船体-推进系统的耦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应用本文提出研究方法,对某型气垫船推进轴系进行了动态支承力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得到不确定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固结度,通过工程实例,采用反分析法对不确定动荷载作用后地基的固结度进行了估算,并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估算结果是可靠的,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