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尽管继9月回暖后,10月份销量增长再次快于市场水平,年内市场份额实现第二次同比回升,但"十二连降"的2014年还是令自主品牌真切体会到了"寒冷"。在严酷的市场面前,所谓的"突围"、"弯道超车"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强盛必须是倚靠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振兴,而自主品牌汽车要实现振兴,必须要打一场持久战。  相似文献   

2.
周密 《运输车辆》2012,(1):79-80
2011年12月10日,东风自主品牌年度第100万辆汽车下线仪式暨东风自主品牌中期事业计划发布会在东风乘用车公司的厂区举行。"自主品牌汽车年度销售突破100万辆,是东风自主品牌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东风公司长期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重大成果。东风自主品牌中期事业计划的发布,正式开启了向年产销3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进军的征程。"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平在庆典仪式上说。  相似文献   

3.
虽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这几年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政府对自主品牌支持力度似乎并不大。然而,当笔者仔细查阅最近几年自主品牌汽车的利润情况时,却发现绝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都从政府那里得到了相当"现实"的支持,不少自主品牌都享受到诸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7月,2014年已过半,又到年中盘点的时间了。自主品牌汽车依旧是下滑态势,遭遇9连降后,相信半年的同比增长依然是负数。7月,也是世界杯激战正酣的时候,全世界的球迷等着冠军花落谁家。遗憾的是,中国足球队连进入世界杯门槛的资格都没有。自主品牌汽车有点像国足,寄予了厚望,却总是让人失望。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null 《时代汽车》2011,(12):82-82
当一汽奥迪(合资品牌)被封为官车多年后,政府采购自主品牌汽车的呼声变浓。此前,来自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消息称,自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不明底细者开始欢呼——"千亿元大采购50%倾向自主品牌汽车"了!据新华信2008年整理的数据显示,200...  相似文献   

6.
程远 《时代汽车》2011,(12):81-81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是近年人们常说的一个话题,引起这样的关注,说明自主品牌的确成了问题。其实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汽车全部都是自主品牌,但那时我们汽车产业发展也十分缓慢,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都不高,品种也很少,所谓"缺轻少重无轿车"就是很好的概括。改革开放以后开始了引进、合资,目的是用"市场"换"技术"。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还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未来五年看今年。"十二·五"的起步之年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连续第四年下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时期。进入2015年后,自主品牌车企徘徊在十字路口,到底路在何方?危难时刻去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再次提到"中国汽车的胜利,不一定要独自搞出一个中国自已的品牌才算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此番论调正恰逢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7个月下滑的低潮期,  相似文献   

9.
一些自主品牌汽车在初期发展时抄袭或模仿洋品牌车型的现象备受诟病,但从2012北京国际车展上看,模仿抄袭行为少多了,说明自主品牌汽车在独立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人们发现一些自主品牌车型上又出现了新的抄袭——名字抄袭,也可以说成是"重名"。就以某厂商推出的"E系"车型为例,让人看到后就感觉不太舒服。不是因为它的外形与奔驰B级车非常相像,而是它的名字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我们都知道,奔驰的汽车以"级别"为车型命名,  相似文献   

10.
阴霾散去后的国外汽车市场悄然复苏,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正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步伐。一向局限于向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出口的自主品牌,将加速向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进军。  相似文献   

11.
资讯     
《车时代》2014,(8):172-176
半年热销15万辆北京汽车加速冲刺2014年度目标 2014上半年的中国车市,与巴西世界杯惊人的相似——任凭黑马翻云覆雨,三甲榜单依然被传统列强牢牢占据。对于时刻深陷“死亡之组”的自主品牌汽车而言,能够如哥斯达黎加一般先后将两位前世界杯 冠军、一位欧洲杯冠军斩落马下,足以令对手胆寒。而进入市场仅仅两年自勺北京汽车。似乎正在扮演着“逆战之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陈晓凤 《汽车情报》2007,(35):11-12
换标热后的忧虑 2007年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扬眉吐气的一年,其产销售量突飞猛进,在市场争夺战中几乎与合资品牌打了个平手。然而提升产品内涵的创新能力却不容乐观,诸多自主品牌依然没有走出模仿阴影。  相似文献   

13.
市场     
《车时代》2011,(12):232-233
最近,压力好大! 近来,自主品牌着实有些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了8月汽车销售情况,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汽车依然陷入泥沼,未能走出销量同比大幅下滑的阴霾。8月,自主品牌销量同比下滑2.86%,而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3.96%。对此,  相似文献   

14.
<正>从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用率持续走低,已经连续11个月下降,但自主品牌MPV却脱颖而出,成为汽车市场的增长亮点。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MPV的销量占据了MPV总销量的85.1%。自主品牌局面虽然低迷,但MPV继续深耕这一细分市场,或许能够扭转乘用车市场颓势。曾经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汽车细分市场小门类,如今却"咸鱼翻身",销量增长惊人——这就是MPV。2013年,MPV创下了同比增长1.6倍的可观成绩。2014年上半年,MPV销量增长势头不减反增,4月份同比增  相似文献   

15.
余茂君 《时代汽车》2014,(11):90-91
澳门国际车展不仅越来越受到国内各汽车企业的认同,也获得了国家的高度肯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徐福顺指出,澳门车展成功跻身澳门规模最大的室内展览之列,开创了澳门会展业的新里程。11月7日,2014中国(澳门)国际汽车博览会(以下简称"澳门车展")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博览会吸引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个汽车品牌及相关企业参展,展览规模达到62000平米,参展车辆超过400台。其中,"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自主品牌汽车,无疑是本次展览最亮的看点。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以来,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在逐月下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发布的2014年7月份数据,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跌至34.6%,这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该数据第十一个月连续下降。实际上,2011年以来的4年中,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市占率)一直呈下降的趋势,盖世汽车研究员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分别为33.8%、31.3%、30.8%、29.9%,不断走低。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北京汽车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202%,创造了中国品牌汽车前所未有的"北京汽车速度"。王铭东给我们介绍了2014年北京汽车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今年自主品牌的"十二连降"一直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自主品牌的未来路在何方"类似这样的疑问不绝于耳。而作为自主品牌企业,北京汽车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北京汽车累计销量208303辆,同比增长88.6%,远高于整体市场10.2%的增速水平。其中轿车业务实现累计销售70988台,同比增长158.8%;微车业务实现累计销售  相似文献   

18.
2007年自主品牌汽车,热闹与危机共存。在中国汽车整体销量高歌猛进的时候,来自自主汽车的统计数字刺痛了很多人,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0万辆。事实上,我们不能为中国汽车2007年突破900万辆过早地欢呼,因为自主品牌汽车依旧处在转折点上,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在丧失低价优势后,自主品牌汽车靠什么来发力?  相似文献   

19.
自主的魅力     
张乃超 《车时代》2014,(6):90-95
2014年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2014年3月,北京发布了第一批第2期《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其中,上汽荣威E50、江淮和悦iEV、北京汽车C70GB、比亚迪腾势以及华晨宝马之诺入选第2期名单。除了华晨宝马之诺剩下的车型都是自主品牌车型。在入选的自主品牌车型中,上汽荣威E50为单独开发的电动车平台并未采用成熟的小型车平台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20.
《驾驶园》2014,(12)
车展期间,玲珑轮胎杯“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结果揭晓,本届评选活动入围车型条件为由中国自主品牌厂家生产、品牌完全归中方所有,在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30日期间上市的轿车、SUV、MPV等乘用车产品。作为唯一以中国汽车为主角、专门为中国汽车而生的“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坚持专业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坚持企业免费选送车型参与评奖、用实力说话的原则,不仅见证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每一次进步,也向公众展示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最佳阵容,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的重要推广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