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ZPW-2000A闭环电码化设备,克服了现有电码化电路不能检查低频信息是否发送到轨面上的不足,可及时发现漏码问题。目前ZPW-2000A闭环电码化已在陇海、京九线开通使用。在调试试验过程中,部分电路仍存在不足之处,现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对车站闭环电码化举例设计进行了探讨,指出JMJ电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车站闭环电码化电路举例设计》中带中岔到发线闭环电码化电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并对主要电路结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ZPW-2000闭环电码化检测系统是在ZPW-2000站内电码化系统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闭环检测功能。该系统由电码化发送设备、传输通道、电码化闭环检测设备等构成,可对站内电码化发码电路实现闭环检查,有条件时可纳入联锁,为机车信号提供可靠的地面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对站内电码化电路存在的几个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对小站电气集中股道电码化结合电路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结合参与设计的项目,对站内电码化设计中的股道有分割和有中岔等特殊情况进行了举例分析,对电码化设计过程中的典型发码电路、传输电路和编码电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车站闭环电码化长进路的设备配置情况,并介绍了电路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机车信号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站内电码化就成了研究的重要课题.闭环电码化系统能够在发码的同时实时监测轨道上发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一旦电码出现传输错误或异常,系统能进行报警.对闭环电码化系统检测原理结构、发码过程,闭环检测、可靠性等进行分析阐述,并给出部分参考电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列车发车股道不接码的问题提出,对发码通道、切码电路、闭环电码化电路进行分析,结合电路中存在的此类因素,提出解决和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车站闭环电码化电路的改造中,通常的车站是仅有上行和下行自动闭塞正线的车站,设计中一般是将每一条正线设计成可以双方向接发的电码化电路,而这些电路的实现均有定型的电路版本可供参考。但在车站中另有一条半自动闭塞线路与自动闭塞线路共同存在,并同时要进行闭环电码化改造时,此时,半自动闭塞线路又该如何设计呢?下面介绍本人设计过的该类型车站中半自动闭塞线路闭环电码化电路见图1,Ⅰ、Ⅱ股道为自动闭塞正线,Ⅴ股为半自动闭塞正线。  相似文献   

12.
针对ZPW-2000A型闭环电码化电路和设备在工程调试和使用中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找到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期,信阳电务段管内发生一起电码化电路故障,通过此次故障的处理,加深了对电码化电路的认识,理解了按标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机车信号逐步向主体信号方向发展,对地面发送设备和车载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地面发送设备的正常使用,目前通常采用对地面发送通道进行不问断检测的闭环电码化技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电码化电路存在一些缺陷。下面以图1站场为例说明枢纽地区连续接车进路信号闭环电码化电路的设计缺陷,及采取的电路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微机交流计数站内电码化的器材及其结合电路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ZPW-2000A闭环电码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带有中间出岔的股道闭环电码化电路,存在当办理至该股道的下行(上行)接车进路,列车顺序占用各区段,经机车摘挂作业后,再次办理该股道的上行(下行)发车进路时,中间出岔股道的3个区段的QMJ无法正常励磁,造成发码通道被切断,机车信号收不到码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电路修改方案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由于枢纽内站场形状复杂,行车组织有别于区间车站,有些电码化设计方案在闭环电码化电路举例设计中并没有涉及到。本文所论述的同一正线正反不同频,即往上行方向运行采用上行频率,往下行方向运行采用下行频率,就是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对信阳枢纽ZPW-2000A车站正线电码化电路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从电路原理上进行了分析介绍,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对ZPW-2000A车站正线电码化电路的设计、施工、开通调试及故障分析有很好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接车进路接近区段的微电子电码化也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在平朔线的施工及试验中,发现这条线上对接近区段微电子电码化发码继电器电路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司机辨认机车信号,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及运行速度,经与设计院、维修单位共同分析、试验,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