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对T细胞具有强烈的丝裂原作用。本文显示将CD3McAb联合IL-2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对人急性白血病新鲜细胞和K562细胞均有明显杀伤作用。正常人CD3AK细胞对各型急性白血病杀伤活性无差别;正常人与白血病缓解期的CD3AK细胞杀伤力类同,且自体与异体亦无区别;但是,复发期CD3AK细胞杀瘤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D3单克隆抗体 (CD3McAb)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rhIL 2 )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净化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激活骨髓的细胞毒作用 ;半固体集落培养法观察激活骨髓CFU GM水平和对白血病细胞的净化作用 ;采用间接荧光法测定激活骨髓的免疫标记。结果 CD3McAb与rhIL 2联合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株K5 6 2、HL 6 0均有明显的杀伤净化作用 ,且优于rhIL 2或CD3McAb单用组 (P <0 .0 5或P <0 .0 1)。rhIL 2和 (或 )CD3McAb对激活骨髓的CFU GM水平无明显影响。CD3McAb +rhIL 2激活的骨髓 ,与活化前及rhIL 2或CD3McAb组相比 ,CD3+ 、CD8+ 、CD1 9+ 、CD2 5+ 、CD38+ 、CD56+ 细胞显著升高。结论 CD3McAb能增强rhIL 2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胰腺癌Bcl-2、Ba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情况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康莱特和5-Fu治疗胰腺癌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C-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和VEGF在胰腺癌移植瘤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测量肿瘤体积。结果康莱特和5-Fu都可明显提高胰腺癌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Bcl-2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两者对Bax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无影响;康莱特明显降低移植瘤VEGF蛋白的表达;康莱特和5-Fu联合组,胰腺癌细胞凋亡比率显著高于单药组,而Bcl-2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单药组;康莱特和联合用药组VEGF蛋白表达率低于5-Fu组;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小于单药组。结论康莱特联合5-Fu治疗胰腺癌的效果明显优于两药单独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抗HER-2工程抗体Herceptin及chA21对高表达HER-2的人卵巢癌SKOV3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卵巢癌SKOV3裸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Herceptin和chA21均按30 mg/kg体重每周两次静脉注射,连续6周给药,观察肿瘤生长变化,计算抑瘤率;利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肿瘤细胞Ki-67和NFκB的表达。结果Herceptin(30 mg/kg)和chA21(30 mg/kg)能显著抑制SKOV3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51.12%和30.53%。Herceptin组和chA21组肿瘤组织Ki-67和NFκB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之间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hA21和Herceptin均能抑制高表达HER-2的SKOV3移植瘤的生长。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是其可能的共同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anti CD3scFv B7.1真核表达载体 ,并进行初步表达。方法 采用重叠延伸拼接法 (splicingbyoverlapextention ,SOE)将anti CD3scFv和B7.1(V +C)两个基因片段通过spacer序列连接 ,将融合基因克隆入T载体 ,并测序证实。在此基础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anti CD3scFv B7.1,并经脂质体法转染COS 7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表达。结果 获得了序列与预期完全相同的融合基因 ;构建了抗CD3scFv B7.1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在COS 7细胞中获得初步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及表达抗CD3scFv B7.1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抗CD3scFv B7.1双功能分子的生物学活性及用于肿瘤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种淋巴瘤细胞系(SNK-6、HUT-78、DoHH2、YTS)对8种抗微管类、铂类药物的敏感性与3型β-微管蛋白基因(TUBB3)、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水平的关系,为淋巴瘤个体化治疗的靶标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K-8实验检测4种细胞系对多西他赛(TXT)、长春瑞滨(NVB)、长春新碱(VCR)、紫杉醇(TAX)以及洛铂(LB)、顺铂(DDP)、奥沙利铂(OXA)、卡铂(CBP)的体外敏感性;采用半定量PCR(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TUBB3、ERCC1基础表达水平以及长春新碱、卡铂作用后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细胞系TUBB3、ERCC1基础表达水平存在较大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细胞系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与TUBB3表达呈正相关(r=0.598,P=0.039),对卡铂的敏感性与ERCC1表达呈负相关(r=-0.789,P=0.002),对其余药物的敏感性与所检基因表达水平无关(P>0.05)。经长春新碱作用后TUBB3表达显著下调(P<0.05),经卡铂作用后ERCC1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UBB3高水平表达的细胞系对长春新碱相对敏感;ERCC1低水平表达的细胞系对卡铂相对敏感。TUBB3、ERCC1的表达可能与淋巴瘤的疗效相关而应用于淋巴瘤个体化治疗的靶标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188铼 (188Re)诱导前列腺癌PC 3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浓度188Re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PC 3细胞后 ,诱导细胞凋亡及bcl 2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188Re能诱导前列腺癌PC 3细胞产生凋亡形态学及生化特征改变 ,随着188Re剂量增大 ,凋亡率增加 ,bcl 2表达减弱 ,bax表达增强。结论 188Re能诱导前列腺癌PC 3细胞凋亡且具有剂量 效应关系 ,bcl 2和bax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人母系表达基因(MEG3)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及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RT-PCR筛选MEG3表达水平最低的结肠癌细胞系,构建了MEG3过表达及阴性对照细胞系并筛选了稳转株,RT-PCR检测各组细胞MEG3基因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9、p-PERK、ATF-4、p-EIF2α、CHOP、cleaved Caspase-12、p-AMPK、AMPK、p-mTOR、mTOR的蛋白表达。通过si-CHOP沉默结肠癌细胞中CHOP的表达,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构建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测量不同时期的肿瘤体积,IHC Ki67检测肿瘤生长,TUNNEL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HOP、cleaved Caspase-12、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 SW480细胞系MEG3基因表达水平最低,被用于后续实验。在细胞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pc-MEG3组结肠癌细胞增殖、Bcl-2蛋白表达量、p-mTOR/mTOR比率降低,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9、p-PERK、ATF-4、p-eIF2α、CHOP、cleaved Caspase-12蛋白表达量及p-AMPK/AMPK比率升高;沉默结肠癌细胞中CHOP表达可降低pc-MEG3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升高。在动物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pc-MEG3组肿瘤体积、Ki67细胞阳性率降低,细胞凋亡率、CHOP、cleaved Caspase-12、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 MEG3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CHOP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AMPK/mTOR也参与了MEG3调控细胞凋亡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脐血CD34+细胞向肝细胞的分化。方法用磁性细胞分选试剂盒(MACS)分离出CD34+细胞后在含50 mL/L FBS,1×ITS,4.7 mg/L亚油酸,10-4mol/L 2-磷酸抗坏血酸的低糖型DMEM中培养,并以FGF4(100μg/L)、HGF(20μg/L)进行诱导。分别于生长因子刺激前和刺激8、16 d时留取细胞。通过RT-PCR对ALB、AFP、GATA-4等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ALB蛋白的表达,并收集培养液测定ALB的质量浓度。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34+细胞的平均分离纯度>90%,达到分离要求。RT-PCR检测到诱导后的CD34+细胞表达ALB、AFP、GATA4 mRN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诱导16 d的CD34+细胞出现ALB阳性表达细胞,ELISA检测表明诱导组8、16 d培养液中的ALB质量浓度明显增高,与诱导前和未诱导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表达白蛋白的类肝细胞。  相似文献   

10.
胎盘、脐血和骨髓来源的贴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胎盘、脐血和骨髓来源的贴壁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为间充质干细胞(MSC)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组织,60 g/L羟乙基淀粉和密度梯度离心两步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贴壁培养,观察不同来源MSC的生长、增殖和表面标志的表达并做比较。结果胎盘来源的贴壁细胞为一种混合性细胞,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可以获得形态不均一的贴壁细胞,二者在生长规律和形态学特征上与骨髓基质相比有一定差异性,CD106、CD44在三种细胞均有表达。结论胎盘和脐血来源的贴壁细胞具备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DC-CI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 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NF-γ的分泌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P<0.05);在5∶1-4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抗淋巴瘤细胞活性均高于CIK细胞,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有无白细胞介素-6(IL-6)的两种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单个核细胞(CB-MNC)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的诱导作用及效率。方法通过两步法,采用两种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CB-MNC分化为DC,即FST组和FST6组,分别为Flt3配体(FL)+干细胞因子(SCF)+促血小板生成素(TPO)、FL+SCF+TPO+IL-6。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比较两组间同样条件下诱导的DC数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 1FST组培养的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分别为CD1a(11.83±3.45)%、CD83(31.15±8.35)%、CD11c(95.18±2.92)%、CD40(93.10±5.26)%、CD86(86.24±7.17)%,同等条件下获得上述表型的细胞(2.03±0.13)×106个;2FST6组培养的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分别为CD1a(13.62±4.05)%、CD83(27.82±8.81)%、CD11c(83.29±5.31)%、CD40(85.30±6.85)%、CD86(78.86±2.23)%,同等条件下获得上述表型的细胞(2.58±0.11)×106个DC。两者均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IL-10的功能。结论 FST组和FST6组通过两步法均能成功诱导出功能性成熟的DC,FST6组诱导DC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脐血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集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以脐血CIK细胞或外周血DC-CIK细胞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ELISA法测定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脐血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脐血CIK细胞和外周血DC-CIK细胞(P均<0.05);脐血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同条件下CIK细胞明显增多(P<0.05);混合培养3 d,脐血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含量均比CIK细胞单纯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或P<0.05);在2.5∶1~20∶1的效靶范围内,脐血DC-CIK细胞对各亚型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且对各亚型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无统计学意义,与外周血DC-CIK细胞对白血病杀伤效应相类同。结论脐血DC可增强同源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抗白血病效应。脐血DC-CIK细胞增殖能力比外周血DC-CIK细胞强,但两者在细胞毒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脐血来源丰富,且输注不易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排斥反应,其DC-CIK细胞在免疫治疗方面应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抗人CD3单链抗体 (scFv) /人 p5 3四聚功能域融合基因转染到HeLa细胞 ,进行真核表达和活性测定。方法 将抗人CD3scFv /人 p5 3四聚功能域融合基因克隆入真核分泌表达载体 pSecTag2 B中 ,转染HeLa细胞进行表达 ,表达产物纯化后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活性测定。结果 表达产物经SDS PAGE和Westernblot证实 ,为Mr约35 0 0 0的特异蛋白条带。纯化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 ,可特异性地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 ,亲和力高于scFv。结论 获得了可与PBMCs特异性结合的抗人CD3scFv四聚体 ,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神经营养因子-3对大鼠胃肠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进行人重组神经营养因子 3(rh NT 3)对大鼠胃肠动力及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 (MMC)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处手术埋植银丝电极 5~ 7d后 ,在清醒空腹状态下通过尾静脉注射2 0 μg·kg- 1 的rh NT 3或安慰剂 ,对照分析注射前后各 2h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变化。结果 rh NT 3对胃窦及小肠处的肌电活动有增强效应 (P <0 .0 5 ) ,但对其MMCs周期无显著影响 ;在横结肠 ,rh NT 3不但可显著增强峰电的频率、振幅及延长峰电周期 ,而且可以使MMCs周期延长 [(2 5± 11)minvs.(19± 6 )min ,P <0 .0 5 ) ];在远端结肠处 ,rh NT 3打断MMC模式 ,引起类似MMCⅢ相的连续的峰电活动 ,持续约 (48± 6 )min。结论 外源性的rh NT 3对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具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