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为研究径向浮动蹄式制动器的性能特点,利用接触与多点约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结构有限元模型.经对比发现,该模型较传统模型能更准确的反映摩擦片的受力状态,且制动力矩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该模型对制动器制动性能和摩擦片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径向浮动蹄式制动器有利于改善车辆制动跑偏现象和领蹄的受力状况,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和领蹄摩擦片的耐磨性:从蹄的受力均匀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各型汽车制动器的安装方式,因其各自结构的不同而不同。BJ130货车的制动器前轮采用自动增力式结构(见示意图),既不同于简单非平衡式结构如解放、东风240、NJ130等车,也不同于BJ212车的单向平衡式制动器,但易与NJ130车制动器相混淆。其混淆之处即在于:当车辆前进时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的前蹄因压紧于制动鼓的力较大而被称为助势蹄,其摩擦衬片的磨损也较快;而后蹄则被称为减势蹄。为使前、后蹄衬片的磨损几乎相同,一般都将后蹄衬片减短以增加其单位压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具有凸轮张开装置的领、从蹄式制动器系统的力学行为,在凸轮轴上施加输入力矩来模拟仿真制动器系统的制动过程,并通过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具有凸轮张开装置的领、从蹄式制动器系统在制动过程中,领蹄制动力矩远大于从蹄;由于非线性摩擦因数等的影响,领、从蹄在制动过程中一直处于随机振动状态,且领蹄振动程度随着车速的提高而明显增大;领蹄的制动摩擦衬片上的切向摩擦力(或衬片上的正压力)分布为中部大、两侧小,而从蹄摩擦衬片上的切向摩擦力分布为上部大、下部小,且从蹄切向摩擦力远小于领蹄切向摩擦力;从蹄促动力大于领蹄促动力,在凸轮输入力矩相等的情况下,领、从蹄促动力不随车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意大利阿斯特拉BM304F型自卸汽车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其自调螺钉组件、手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的调整方法。这种制动器在设计上别具一格,通常被称为全浮、自动、自调、平衡式制动器。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信息》2003,(2):27-27
摩托车制动一般分两类: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制动蹄总成是鼓式制动器的核心装置,通过操纵拉索(杆),使其给车轮施加一个阻止转动的力矩,以达到减速直至停车的目的。鼓式制动器结构简单,制动效能大,在中小排量车上广泛采用。一、产品性能及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6.
轻型汽车粘接式制动蹄代替铆接式制动蹄的技术,具有节省材料,改善制动性能的优点,因此在外国广泛用于汽车上。为解决进口汽车制动器修理上的困难,并为国产汽车采用这一技术探索出一些经验,我们对粘接式制动蹄进行了研制工作。本文根据对一般粘接性能的试验方法及汽车制动器实际使用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一套轻型汽车制动蹄粘接性能的试验方法,并介绍了所研制的试验设备及试验情况。与外国产品的对比试验及实际装车使用情况证明,本文所提出的试验方法能够全面衡量制动蹄的粘接性能,所研制的制动蹄的粘接性能达到外国产品水平,满足安全可靠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平衡重式叉车(以下简称叉车)制动器大多采用蹄鼓式或钳盘式制动器,其中中小吨位叉车大多采用前者,而且多数带有驻车制动机构;大吨位叉车大多采用后者,一般另设有中央驻车制动器。制动执行机构一般分为人力液压直动机构、真空增压液压机构、气压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统领从蹄式鼓式制动器,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电子驻车鼓式制动器。首先,对电子驻车鼓式制动器的总体机电系统方案进行了设计,然后,对其传动机构和自锁机构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匹配设计,并对自锁机构进行了CAE强度分析,最后,基于MATLAB/Simscape软件完成了驻车制动性能的整车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该电子驻车鼓式制动器能够满足车辆驻坡制动的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汽车制动时制蹄运动规律的分析,揭示了鼓式制动器间隙调整原理,并联系实际介绍了汽车在使用中调整制动器间隙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王志华 《摩托车》2013,(4):74-76
摩托车制动器是保证摩托车安全行驶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行驶中的摩托车的车速,并在紧急情况下,使摩托车在最短的制动时间(或距离)内稳定可靠地停止行驶。摩托车制动器一般为常开操纵机械摩擦式,可分为内胀蹄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和液压盘式制动器。在液压盘式制动器中,按制动钳的特点可分为固定钳式和浮动钳式;按制动油缸的数量可分单缸、多缸式制动器;按制动油缸的布置结构可分为油缸单侧式制动器与油缸对置式制动器。一般情况下,当摩托车的排量小于125mL时,前后轮均采用鼓式制动器;当摩托车的排量在125~250mL的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保养和修理过程中,制动蹄摩擦片经常需要更换。为了使新摩擦片能与制动鼓很好地接合,获得良好的制动效果,制动蹄摩擦片要经过镗削或磨削加工后,方能装车使用。对非平衡式车轮制动器在镗削和磨削制动蹄摩擦片时,除了合理地选择刀具的工作转速和进  相似文献   

12.
汽车车轮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摩擦衬片会不断磨损,使摩擦副之间的间隙变大,导致制动踏板行程变大,影响制动性能,所以必须要求该间隙始终保持某一适当值,通常需要车轮使用者不断地调整制动器,这给使用带来了不便。目前,一些厂家的制动器采用了制动器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实现了间隙的自动调节。下面分别介绍两种常用、简单而有效的鼓式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及其工作原理。鼓式制动器由制动鼓、制动分泵、制动蹄、回位弹簧及间隙自动调节装置等组成。如图1所示,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杆、扇形棘轮及回位弹簧。每个分泵装有活塞、胶碗及弹簧。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零部件分工越来越细,且国际间零部件采购进一步加大,同时也随整车出口的需求,国内现汽车制动器总成正逐步向蹄端滚柱S形凸轮制动器发展,这种制动器不仅可满足整车出口装车的需要,也为零部件出口创造了条件。现对蹄端滚柱S形凸轮制动器作一介绍: 1.蹄端滚柱S形凸轮制动器仍是一种支承销式领、从蹄制动器(见图1)。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一种利用滚柱并通过楔形结构实现制动增力的新型增力式车轮制动器,该结构可使制动蹄受力合理、磨损均匀,为中、重型汽车采用液压制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介绍了该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确立了增力条件,导出了一些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初步试验表明,该增力式车轮制动器增力效果显著,制动力大小仍然可以通过制动踏板进行控制,最大制动力能够达到试验车气压制动的水平。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整个制动器制动效能因数K的计算式进行了推导和论述,在计算精确度相同的情况下,对蹄式制动效能因数的计算式大为简化,在制动器的设计计算中,具有参考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费敬媛 《汽车工程师》2012,(5):52-53,63
为更好地提高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汽车安全性能成为竞争焦点。文章介绍了盘式制动器与传统鼓式制动器相比较后的优点、后轮用盘式制动器的类型特点及传统的盘式制动器与具有驻车功能的盘式制动器的区别。说明具有驻车制动功能的盘式制动器能为现代轿车和商务车提供安全可靠的制动性能。盘式制动器已经在国内外许多品牌轿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轿车广泛采用了制动器蹄鼓间隙自调装置,提高了制动的可靠性,以夏利轿车后轮制动器的齿板锁爪式间隙自调装置为例,介绍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8.
关于鼓式制动器效能因数变化特性的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明  吕振华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5):128-131,140
为探索改进鼓式制动器性能的设计方法,首先从制动效能因数的计算公式入手,分析单自由度和二自由度制动蹄效能因数随摩擦片上径向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摩擦系数变化的特性;其次通过对有关公式的进一步变换与推导,将制动效能因数分解为分别取决于制动蹄的杠杆增力作用和摩擦自增势(或自减势)作用的两部分,进而分析每部分制动效能因数随摩擦片上径向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摩擦系数的变化特性。最后提出提高制动效能及其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为传统鼓式制动器的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盘式制动器采用旋转的制动盘代替常见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并用紧固在转向节上的制动钳代替制动蹄,以达到汽车制动的目的。盘式制动器的优点是结构较为简单,制动性能稳定,制动平顺性较好。一、制动钳的结构: 制动钳有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刚性安装定位的是固定式,钳的每侧最少用一个活塞推动制动块压紧制动盘;能向侧面自由滑动的是浮动式,通常只用一个活塞,活塞受液压外移时先推动制动块紧贴制动盘,活塞继续外移,制动钳移离活塞,从而拉紧制动钳外侧的另一制动块紧贴制动盘,只要活塞进一步外移,两侧制动块均被加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中的拉索型和杠杆型制动器的制动间隙自调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领从蹄式制动器的螺纹推杆型制动间隙自调装置、棘齿型制动间隙自调装置和凸轮型制动间隙自调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