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城市轨道交通GOA3等级全自动线路与传统线路车辆基地的行车作业差异,从设施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探讨全自动线路车辆基地的行车运作,提出运作组织方式和对应解决方案,确保行车组织安全,为全自动线路车辆基地建设、岗位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缓和曲线上周期性线路不平顺对车辆脱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29个自由度的车辆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线路不平顺输入)研究车辆的动态爬轨脱轨过程,成功地模拟出了车辆脱轨的全过程。文中对缓和曲线上周期性线路不平顺对车辆脱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线路水平不平顺对车辆脱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台试验及与线路试验间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车辆试验台试验轮/轮接触有别于线路的轮/轨接触,具体分析了在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时,试验台试验与线路试验之间的判别并以160km/h准高速客车为是机车内燃在损工况监测与进行数学寞和稳定性分析,通过试验验证,该建模和计算方法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车辆不同悬挂参数下试验台稳定结果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2011,(8):80-80
铁路总体系统的运行安全包括线路和列车的安全性,如果两者在标准和规范方面,只关注自身的优势,则有可能降低总体系统安全性。轮轨系统的实际状况可通过线路和车辆质量、相互作用的条件、几何接触和选线状况来确定,并且涉及到相关的标准、各个子系统的质量。与轮轨系统相关的车辆标准主要是EN14363,它规定了车辆动力学的线路检验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山梨磁悬浮试验线路上进行的MLX01超导磁悬浮车辆的试验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2002年开发出了新型的导轨地面线圈与车辆,为证实这些新技术的特性开始进行试运行。本文报道了在试验线路上进行的车辆运行试验和最新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根据车辆试验台试验轮/轮接触有别于线路的轮轨接触,具体分析在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时,试验台试验与线路之间的差别,本文以160km/h准高速客车为例,进行数学建模和稳定性计算分析,并通过试验以验证建模和计算方法的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车辆不同悬挂参数下试验台稳定性试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速磁浮车辆与线路之间的紧耦合关系,以车辆二系结构对线路的几何约束和我国目前的磁浮轨道技术的特点与制造技术为基础,并考虑安装与制造误差的影响以及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对高速磁浮线路设计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和最小竖曲线半径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设计的推荐值。即在保持车辆导向磁铁与导向面的侧向间隙5.5~11mm的条件下,线路轨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设计值不宜小于650m;在保持车辆悬浮磁铁与定子面的悬浮间隙9~11.5mm的条件下,线路轨道的最小竖曲线半径设计值不宜小于2000m。  相似文献   

8.
SW—160型转向架是无摇动台结构的新型转向架,在25K型车辆上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但是,在线路等级较低及线路不平顺较大的情形下,有的装用SW—160型转向架的25K型车辆,与装用209T型转向架的25G型车辆进行比较,车辆的横向晃动频率和加速度相对较大,横向平稳性不很理想,乘坐舒适度较低。为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此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以提高车辆运行的横向平稳性,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在我国已安全正常运行了多年,由于其车辆构造和线路结构的独特性,决定了单轨车辆的维修和线路的维护与常规钢轮钢轨式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其维修和维护用的工装设备也有其独特性。目前国内外一些城市正酝酿修建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本文通过对重庆单轨交通车辆段的回访,根据单轨车辆和线路的独特性,提出了单轨车辆的维修和单轨线路维护必要的一些专用工装设备,供今后单轨车辆维修及线路维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车辆荷载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通过建立无缝线路轨道稳定性分析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无缝线路进行了温度臌曲失稳过程分析.详细比较了多种车辆类型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荷载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是明显的,不考虑车辆荷载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来分析其稳定性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机务折返线平面设计中,依然采用以运行车辆为主的《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进行设计,造成了轨距与其主要运行机车的状态不匹配,使轨距难以保持。鉴于此,在线路平面设计及既有线改造中,要根据实际运行车辆种类,对平面设计标准的拟定原则、计算方法及参数选择方法做适当修订。  相似文献   

12.
摇枕弹簧是支承和传递车辆簧上质量,降低车辆振动引起的附加载荷,减轻车辆各部之间、车辆与线路之间的冲击,优化车辆运行品质的重要部件,摇枕弹簧的折损,不仅影响车辆的减振性能,恶化车辆运行的条件,也易造成车辆旁承游间减小,影响车辆通过曲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与轨道条件密切相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车辆与轨道线路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大系统,轨道车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轨道条件下满足动力学性能要求。因此,车辆验收运行试验也应该在规定的线路条件下进行,线路条件除平纵断面及线形变化外,还应包括各类轨道不平顺。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辆启动控制策略需确保车辆在全线路启动不发生后溜,并且启动冲击在满足不大于0.75m/s3基础上尽可能小,启动时长尽可能短。文章基于现有整车牵引力达到一定阈值后需发送保持制动缓解指令的控制策略,根据车辆牵引制动特性参数提出了当牵引级位达到一定阈值时发送保持制动缓解指令的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建立车辆启动加速度模型与后溜时刻车辆受力模型求解发送保持制动缓解指令时刻的级位值。理论分析与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满足车辆全线路启动不后溜的前提下,文章提出的优化策略使得车辆启动冲击明显降低,启动效率明显提升。该优化方案可为地铁车辆启动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根据不同的牵引制动特性可求解出不同的保持制动缓解指令发送时的级位阈值。  相似文献   

15.
高架轨道交通车辆运行舒适度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高速运行在线路上,所经历的动力响应是一个随机过程。通常用振动加速度与振动频率来表明车辆运行平稳性,即旅客乘坐的舒适性。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体系。经过现场测试,分析,利用现有的车辆运行平稳性技术标准,对其在轨道交通线路上的应用作一些探讨。轨道交通中高墩的横向刚度与旅客舒适性有较大关系,在设计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就城市轨道车辆的电气线路下料研究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分析该工艺技术的技术原理,通过运用模块化的电气下料工艺技术,来提高电气线路组装质量,保障车辆电气性能。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通道激振试验系统,采用“阻抗矩阵”法对铁路车辆的振动状态进行试验模拟,可再现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的状态。利用模拟试验和振型试验,测试和分析车辆各部振动的相关性和传递函数,确定车辆的振动特性、固有频率和阻尼,可对车辆的振动性能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5月813上午,大连市交通建设又一重点工程202路轨道线路延伸工程在旅顺15区郭水路首开标段举行开工仪式。该工程起始于高新园区河15,终点为旅顺开发区新港。线路全长42.67km,其中高架线路及地面线路长41.49km,两座隧道长1.18km,设14座高架车站(其中有5座为预留,本期工程将完成9座)。线路车辆采用与快轨3号线技术标准基本相同的轨道车辆。工程预计总投资42.2亿元。工程将于2011年年底前竣工通车。  相似文献   

19.
轨道不平顺是影响铁路车辆轮轨动态作用力和车辆平稳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车辆受轨道不平顺激扰时的性能,需在线路上开展测试。但组织线路试验受到较多限制,且线路激扰的随机性较难重复。基于铁路货车疲劳与振动试验台,提出一种模拟轨道不平顺激励下车辆振动台架试验方法,可获取单个车辆受轨道不平顺线路激扰时的车辆性能。介绍试验台组成、参数测试和激励信号的创建方法。将台架试验应用于某型转向架研制中,获取了该转向架与C_(70)车体配装时的车辆性能。在运输技术中心(TTCI)进行线路试验,验证了台架试验方法的合理性、实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动车组动力学响应测试从车辆响应的角度检测线路状态,测试车辆在线路不同区段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平稳性,指导线路精调。动力学响应超限指标与线路缺陷类型的关系比较复杂,既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又不是一一对应。通过对多条线路的联调联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各指标超限的原因和精调措施,解析对应关系的规律,更有效地指导线路精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