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列车与高架桥上无碴轨道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秦沈客运专线运营条件为基础,建立了包括高速列车-板式轨道-桥梁,高速列车-长轨枕埋入式无碴轨道-桥梁的两种车线桥系统垂向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高速列车以200km/h,250km/h、300km/h速度通过高架桥上板式轨道及长轨枕埋入式无碴轨道时机车车辆,无碴轨道及桥梁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高速列车对道碴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雷晓燕 《铁道学报》1997,19(1):114-121
利用车轮--轨排--道碴赤一体的有限元动力模型轨枕作用在道床顶面的荷载谱,进而将该载谱作为道床动力分析的输入,假设道床为尖变问题,分析高速列车以示同道碴厚度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道碴厚度能有效地减少小道碴的沉降、速度和加速度、使道床更稳定  相似文献   

3.
板式无碴轨道施工工艺及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近40年来,高速铁路先行发展的国家(日本、德国等)大力开发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等取代散粒道碴道床的各类新型轨道,各国的新型轨道根据不同组件或开发公司命名了不同名称的结构形式,无碴轨道则是该类轨道结构的总称,以区分传统的有碴轨道。无碴轨道结构形式有板式轨道结构  相似文献   

4.
双块式无碴轨道高速列车脱轨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块式无碴轨道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双块式无碴轨道空间振动分析模型,进一步建立高速列车一双块式无碴轨道系统空间振动分析方法。然后,基于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对高速列车-双块式无碴轨道系统横向振动稳定性及高速列车是否脱轨进行了评判。计算结果表明:高速列车以300km/h速度在双块式无碴轨道上运行时,车轨系统横向振动是稳定的,列车不会脱轨,且具有n=2.143的抗脱轨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5.
无碴轨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塘 《铁道建筑》2004,(7):60-60
无碴轨道结构因其高平顺性和少(免)维修的优点,在国外高速铁路上获得了广泛应用,日本、德国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修建的高速铁路以及台湾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比例接近10 0 % ,法国也在地中海线2km隧道内进行了无碴轨道试验,中国各类无碴轨道铺设长度已达3 0 0多km。无碴轨道主要有两  相似文献   

6.
针对即将修建的客运专线,亟待研究桥上(板式)无碴轨道施工成套设备,即轨道板铺设列车、CA砂浆自动搅拌灌注列车、长钢轨铺设列车以及动态轨检小车.其目的是确保无碴轨道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7.
0引言目前,客运专线铁路轨道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有碴轨道在高速列车载荷的反复作用下,残余变形积累很快,而且沿线路方向的变形积累和轨道刚度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轨道不平顺,影响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显著增加轨道的养护维修工作量,加大铁路的运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本文以遂渝线12号无碴道岔道床为例,对12号无碴道岔的轨下基础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无碴道岔道床的设计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根据多重叠和梁理论,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模型,针对无碴轨道板之间接触条件的特点,对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在同样荷载条件下,板层之间无紧密连接的无碴轨道的板层拉应力要大于板层有紧密连接结构的拉应力;当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 研究结论:通过建立无碴轨道岔区道床有限元模型对岔区道床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响应进行了探讨,并分析计算了岔区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道床板截面最大弯矩供设计时参考。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故道床设计时可针对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特点进行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9.
以秦沈客运专线山绥试验段综合试验结果为例,介绍列车高速运行时因列车风引起道碴飞散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喷洒改性合成树脂.  相似文献   

10.
通过秦沈客运专线山绥试验段综合试验结果 ,介绍列车高速运行时因列车风引起道碴飞散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散布改性合成树脂  相似文献   

11.
无碴轨道裂缝产生原因与整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目前我国正在施工的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中出现的一些裂缝现象,首先对无碴轨道裂缝的类型和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温度和混凝土的收缩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通过优选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及强化养护环节等来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列车进入高速铁路隧道时,在列车车头前形成压缩波,压缩波在隧道出口处部分向外释放出一种脉冲压力波,这种脉冲压力波的大小取决于到达隧道出口的压缩波的波前形状。文章研究了道碴效应对压缩波传播过程中的减缓效果,建立了道碴轨道隧道内压缩波传播的基本方程,并与国外的现场实测结果进行比较,能较好的吻合,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无碴轨道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瑭 《铁道建筑》2005,(11):99-99
无碴轨道具有高稳定性、少维修、寿命长的优点,并在国外铁路获得了广泛应用,2005年德国出版的《轨道概论》对无碴轨道的缺点做了如下总结:1)Rheda投资要比有碴轨道多1·5倍以上。科隆—法兰克福线预算46亿欧元,实际费用大约为60亿欧元,增加大约30%,如此高的初期投资包括巨大的资本成本。有碴轨道成本为350欧元/m,无碴轨道最低为500欧元/m,最大为750~1 100欧元/m。即使施工方法得到优化,建设长度增加,成本系数仍达到1·5~2·0。无碴轨道相对有碴轨道的经济效益仅能从有碴轨道需要增加的维修费用计算得到。现在有碴轨道的维修在很大程度上实…  相似文献   

14.
无碴轨道控制测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碴轨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是无碴轨道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内部与外部尺寸等平顺性指标是制定测量技术标准的主要因素。介绍德国的无碴轨道测量控制网形式、施测方法和轨道测量技术,指出采用传统的有碴轨道施工测量方法无法满足当前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施工建设的要求,必须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执行铁道部有关《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1];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对无碴轨道施工控制测量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铁道部决定建设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系统试验研究无碴轨道结构、轨道电气特性、扣件系统、路桥线下工程、100m长定尺钢轨铺设、无碴轨道施工及长期测试等关键技术,通过成区段铺设无碴轨道并进行实车试验,取得无碴轨道工程成套技术和科学数据。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有目的地设计了CRST-I型平板式、框架型板式、纵连板式轨道和CRST-I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等多种类型。试验段于2007年1月进行了实车试验,动车组试验最高速度232km/h,货物列车最高试验速度141km/h。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碴轨道试验段建设成功,并为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技术再创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无碴轨道无绝缘轨道电路传输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碴轨道谐振式无绝缘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的缩短,影响了列车的行车安全,大大限制了我国无碴轨道结构的发展.通过分析无碴轨道无绝缘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缩短的原因,发现如果无碴轨道结构内部的钢筋采取一定的绝缘措施能够提高轨道电路的传输距离.试验验证采用合理的绝缘措施可使无碴轨道满足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传输距离1 600m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无碴和有碴轨道上无缝道岔位移变化的分析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沈客运专线18号道岔为例,提出了无碴与有碴轨道无缝道岔的计算参数。分别就岔枕传力限位器传力和辙跟间隔作用,及扣件纵向阻力对有碴轨道及无碴轨道结构无缝道岔的位移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无碴轨道宜采用大阻力扣件,可用间隔铁结构来减缓尖轨伸缩位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无碴轨道结构将松散的道碴换成了刚度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材料,使得无碴轨道结构对路基的变形和刚度极其敏感,因此路基面的支承刚度是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根据无碴轨道结构特点及路基动应力的衰减特性,对无碴轨道路基支承刚度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初探,对路基支承刚度合理加载面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有碴轨道道床的铺设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了用摊铺机铺设枕下道碴层和使用大型机械化整道设备铺设枕间道碴的作业方法、作业程序、机械选择、技术参数的确定以及其优缺点,并且注意到,铺设方法的解决只是保证高速铁路轨道质量的措施之一,对道碴的质量同样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无碴轨道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碴轨道在我国将获得广泛的应用,其轨道谱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重视。基于最大熵谱分析方法,计算了秦沈客运专线上沙河、狗河和双河特大桥之无碴轨道的不平顺检测数据,获得了初步的无碴轨道的轨道谱,并建立了相应的反演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算法获得了模型参数。分析结果认为,长枕埋入式无碴轨道的平顺性好于板式无碴轨道,无碴轨道的平顺性远远好于有碴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