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艇》1991,(1)
德国 MTU956系列高速柴油机(包括12、16、20缸)已从一级增压的956-02型发展到二级增压的956-03型,单缸最大功率从245千瓦提高到344千瓦。在03型机上采用了三项新技术:(一)部分气缸停油装置。发动机空载时,部分气缸不喷油,空载功  相似文献   

2.
内燃机在船舶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涡轮增压是增加内燃机功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涡轮增压,发动机功率可大幅度提高,而发动机重量及大小仅有少量增加。涡轮增压是增压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压气机是由排气涡轮驱动的。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增压的想法,在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来了。进气增压后,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增加,进入缸内的油量也就允许相应增加。这样,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可以提高。而且,由于机械损失并不仅仅取决于功率输出,因此效率也得到改善。当然,效率最终是  相似文献   

3.
《船艇》1989,(5):25-25
日本洋马公司开始采用重要、新颖陆用和船用柴油机NHL系列。这种新系列发动机在转速达到1800转/分时,包括功率范围408到1780千瓦。直列有6缸和8缸,V型有12和16缸。该机型为直接喷射、高增压的发动机。气缸直径为165毫米,活塞冲程185  相似文献   

4.
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瞬态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可变截面涡轮喷嘴开度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建立GT-power和MATLB/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的TBD234V12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研究发动机稳态性能,联合MATLB/Simulink软件建立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柴油机控制模型,对发动机瞬态性能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瞬态工况下,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可以明显改善常规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动态响应特性,并且有效降低增压柴油机的时滞性,涡轮迟滞时间的降幅约为30%。  相似文献   

5.
海外信息     
正ABB推出低负荷增压解决方案ABB增压器公司已经开发出一套相继涡轮增压系统,旨在降低发动机在低负荷运行时的燃油消耗。二冲程机的柔性相继涡轮增压系统技术(FiT S2)适合至少有2个增压器和缸径大约为600mm或更大的发动机。当发动机低负荷运行时,相继涡轮增压系统可绕开一台涡轮增压器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通过单一增压器产生的扫气压力,提高效率。ABB涡轮增压系统业务单元低速机应用产品  相似文献   

6.
李成  马超  陈秉智  王焱 《船舶工程》2020,42(8):64-68
随着大型柴油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对发动机稳态、瞬态特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涡轮增压系统已无法满足船用发动机全工况性能的要求。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适配性,针对某8缸直列船用柴油发动机开发了带有定压排气管的相继增压系统,并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中、低转速时,相继增压系统使发动机比油耗可以下降5%-10%,排气温度降低30%-45%,烟度下降55%-60%;最大扭矩可以提升15.1%-36.4%;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工况突加突卸响应性提升约28%-29%;相继增压系统中定压排气管的设计使得发动机高工况性能也有所提升,从而实现发动机全工况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某8缸船用柴油机全工况性能,设计了带有定压排气管的3增压器相继增压系统,利用GTPOWER对相继增压发动机进行了控制策略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案可以使发动机50%以下转速工况,比油耗降低8.1~13.4 g/kW·h,最大扭矩可以提升80.0%~113.4%。;在发动机60%~70%转速工况下,比油耗降低2.0~5.4g/kW·h,最大扭矩可以提升8.4%-30.0%;通过发动机定压排气管的设计代替脉冲排气管,可以使发动机高工况下性能也有所改善,为相继增压系统改善发动机全工况性能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环保发动机,如天然气的气体机,以及天然气和柴油的双燃料机等,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作为这些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液化天然气(LNG)增压输送模块是影响发动机运行性能的关键设备。文章针对LNG增压输送模块的性能试验进行了相关研究,阐述了试验方法、试验场地、试验设备、试验数据分析和试验注意事项等。整个试验方法在真实反映模块和潜液泵实际工作性能的同时,或可使生产厂家以及用户快速、经济地进行该LNG增压输送模块的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9.
《船艇》1993,(10)
为了研制发动机低的燃油消耗率和高的可靠性,通常,现代四冲程柴油机运行平均有效压力达到25巴。就未来高功率发动机设计而言,为了达到更高平均有效压力,一种设计方案是二级增压。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二级增压复杂性,至目前,这种设计方案应被避免。  相似文献   

10.
《机电设备》2005,22(5):20-20
2.01 FSI发动机被来自26个国家的56个记者评为“今年最有影响力的发动机(Engine of the Year)”。此新型带涡轮增压的直喷发动机在发动机直喷的过程中(燃料分层喷射,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FSI),燃油在高压下通过喷嘴直接射入燃烧室,与可选择的空气循环一样,FSI也有助于实现最理想的空燃比。结合涡轮增压,FSI拥有性能高和油耗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船艇》1992,(6)
在舰艇推进装置方面有名的 SEMTPA6—280系列轻型柴油机,提供18缸 V型 BTC(两级增压、低压压缩比)型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在1050转/分时为7920千瓦(10800马力)。法国“Cass ard”级护卫舰采用四台上述机型,并以 CODAD 方式,每两台机经齿轮传动一根螺旋桨轴,总功率为31680千瓦(43200马力)。为沙特阿拉伯建造的 F2000护卫舰,具有类似的推进装置,但装有四台16缸机,总功率为28160千瓦(38400马力)。  相似文献   

12.
联合循环内燃机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循环内燃机组是一种采用可调压缩比值,对置活塞布置高增压发动机与燃气涡轮发动机融为一体,实现联合循环的新型发动机,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可使用多种清洁和合成燃料的新颖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PA6-280型柴油机改型为低压缩比两级增压(PA6-BTC),相继增压(PA6-STC),一级,二级旁通补燃增压进行了工作过程及增压配合计算,并与原机性能作了比较,对其改型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陆金铭 《船舶工程》2007,29(6):46-49
首先建立了增压柴油机一系列平衡点的综合函数,它综合有关部件的静态特性,经过离线的迭代运算,事先求得;然后建立发动机本体、涡轮增压器、调速器及船桨运动微分方程;在Matlab Simulink下建立增压柴油机准稳态非线性仿真模型,研究静态平衡条件受到破坏时,具有代表意义参数的动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准稳态非线性的建模方法符合大扰动下仿真的实时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5.
《船艇》1996,(5)
德国奥格斯堡MAN B&W公司对32/40DG系列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进一步研制。32/40DG双燃料发动机采用预燃室喷射,使MAN B&W公司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火花点火式燃气发动机和双燃料发动机。现在,MAN B&W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的覆盖功率范围已达到400千瓦至16200千瓦。  相似文献   

16.
科海拾贝     
《航海》2004,(6)
芬兰研制世界最大的舰船发动机在世界船舶动力装置和能源系统领域最著名的芬兰Wartsila公司,最近研制出了世界上尺寸最大、功率高达10万马力的内燃柴油发动机:RTA-96C。芬兰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研制出的RTA-96C舰船发动机,是排式二冲程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由6-10个汽缸构成一个发动机组列,每个汽缸在设计上必须绝对  相似文献   

17.
VOLVO 《集装箱化》2003,(4):16-16
新型D9发动机和500马力的高强动力 在全新一代VOLVO FH和VOLVO FM卡车系列投放市场的同时,VOLVO还推出了3种新型发动机。排量为9升和12升。其中的12升500马力的复合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以12升发动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主要用于重载运输和多山地区高速运输。另外也可以选择输出功率为460马力的新型VOLVO D12D460发动机。 VOLVO FM卡车装备的VOLVO D9发动机是全新  相似文献   

18.
《游艇业》2007,(3):89-89
捷豹汽车近日在博洛尼亚车展上推出了08款捷豹S-TYPE系列车型.该系列车型共包含四个不同的产品类型:S-TypeSpirit、S-TypeXS.S-TypeSE和S-TypeR,同时搭载不同排量、不同类型的发动机(V6双涡轮柴油机和4.2LV8增压发动机等)。  相似文献   

19.
W.H.Aleen 集团向 BBC 广播公司提供的柴油发电机组至今已在南大西洋中部的阿森松岛上运行了多年。这些电力设备除了为广播装置及岛上其他用户供电以外,还可从发动机排气系统获取余热,供海水淡化用。目前改造更新的柴油机组是 Allen 公司最新的设备,其输出功率1350kW,结构为 VS12型12缸,转速750转/分,靠汽轮增压和中间冷却。新型 VS12发动机在设计上主要是改进了四阀式汽缸头,采用新型活塞,发动机一字型排列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D”形排气管的设计、试验和在增压发动机中的应用结果。“D”形排气管使发动机排气系统流通能力、横截面上气体流场分布的均匀度都有明显的提高,从而使发动机的经济性和热负荷都获得改善。这种排气管已在实际的发动机中长期使用。“D”形排气管不仅使发动机的性能获得改善,而且增加了气缸盖和排气管之间的空间,使排气管装拆方便。这对结构紧凑的发动机尤为重要。可以说,这是一个意外的附加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