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国内地铁仿真培训的发展及现状,指出地铁仿真培训的作用,并以青岛地铁3号线列车运行综合仿真培训系统为例,详细阐述地铁仿真培训系统的原理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声音仿真系统是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出了利用DirectSound进行声音仿真的基本思路,阐述了基于 DirectSound的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声音仿真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铁列车运行时间仿真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详细介绍了地铁列车运行时间仿真中所考虑的各种因素,仿真的数学模型和对具体线路的仿真结果。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地铁列车在整个运行线路上所能达到的目标,对整个地铁项目的方案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金炜东  高庆 《铁道学报》1996,18(2):31-35
讨论了地铁列车运营过程的仿真问题,给出了仿真模型和程序结构。该仿真软件可用于地铁运营系统规划的辅助分析和地铁运营过程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某种地铁齿轮箱的迷宫式密封结构原理作了简要分析与阐述,明确了数值仿真研究的对象与仿真工况;通过对某种地铁齿轮箱内部流场数值仿真,获得了齿轮箱在不同的内压力与速度条件下迷宫式密封特性,得出了该种地铁齿轮箱迷宫式密封结构的可行性结论,并为该类地铁齿轮箱的迷宫式密封结构设计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在夜间停运阶段负荷较低时功率因数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铁再生制动回馈装置的夜间无功补偿控制策略。分析了地铁供电系统的特殊情况,介绍了地铁再生制动回馈装置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夜间无功补偿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搭建了地铁回馈装置的仿真模型,并制作了一台1.2 MW地铁再生制动回馈装置样机,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昆明地铁首期工程车辆的牵引电制动性能,对计算及仿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验证昆明地铁首期工程车辆牵引性能满足要求,同时也为地铁车辆牵引仿真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地铁车辆动态包络线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JJ 96—2003《地铁限界标准》计算各种限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仿真的地铁车辆动态包络线计算方法。在地铁限界的计算中结合车辆动力学仿真,能更加科学可靠地校验地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也能制定出更加安全经济的地铁限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铁牵引网短路电流中的震荡与超调现象对已有的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模型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地铁牵引网故障波形、短路试验波形和地铁列车试验记录,建立了包含地铁车辆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模型,获得了与短路试验和运行记录一致的仿真结果,揭示了震荡与超调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现有地铁设计规范对于地铁车站通道宽度确定没有考虑通道服务水平等问题.为提高地铁系统的服务水平,节约地铁投资,基于调查并分析客流的特性,通过构建仿真模拟系统,编制出通道行人仿真模拟软件,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地铁车辆段洗车线布置型式及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是地铁列车的停车、保养、维护及检修基地,列车清洗是地铁车辆段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目前地铁车辆段普遍采用了自动化机械洗车机以提高洗车效率和清洗质量,设置有独立的洗车线。洗车线不同的布置型式对洗车能力和效率影响很大,因此在车辆段设计中如何分析洗车能力、优化洗车线布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研究方法:通过对广州地铁及上海地铁车辆段几种典型的洗车线布置型式进行洗车工艺比较和洗车能力分析,研究各方案的适用性及相应能力。 研究结论:不同的洗车线布置型式对洗车能力和效率影响很大,选择顺序建议为:咽喉区通过式布置型式、运用库并列通过式布置型式、咽喉区八字线通过式布置型式、尽头线往复式布置型式。  相似文献   

12.
地铁线路三维模型的自动生成有助于快速实现三维视景仿真。以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线路路径点的坐标计算方法;采用Unity3D和C#程序,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数据读取与路径生成;采用线渲染器组件和生成Mesh网格的方法,实现了轨道、道岔等模型的创建;并通过Douglas–Peucker算法,实现对轨道三维模型的简化,有效提升了画面渲染速度和帧率;运用碰撞检测、消息广播等技术,实现了虚拟场景漫游和列车运行模拟。基于该研究开发的软件可快速构建地铁线路模型并进行驱动,为地铁运营场景仿真提供三维视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铁网轨检测车是集“接触网检测、新线冷热滑、轨道检测、线路限界检测、工程车巡视指挥”多项功能为一体的车辆,也是南京地铁工程车中重要单台设备。制动系统是保证列车平稳减速、安全停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该车空气制动系统独立单元制动器功能以及故障现象、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4.
详细叙述整体道床拔接的技术难点和施工措施.介绍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南站改造工程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在不中断地铁运营的情况下整体道床拔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微软模拟列车(MSTS)平台的地铁列车运行视景系统,介绍了视景系统的工作流程,实现了视景系统和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仿真模块的接口,利用接口实现了ATO仿真模块对视景系统地铁列车客户端运行的跟踪控制,为今后在视景系统中对ATO进行的相关测试和研究提供了可能 ,同时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转换轨长度及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毅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12):25-27
通过对列车在转换轨上的定位、筛选、轮径校准过程的分析,进行了转换轨长度及位置的探讨,提出了转换轨长度按200m设计和靠车辆段设计转换轨的建议,便于地铁信号设计人员开展转换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断裂带是一种地区性的灾害地质,断层粘滑错动是地震造成跨断层隧道结构严重破坏的主要因素。乌鲁木齐九家湾断层组中的第3条断层与地铁1号线交角约71°,三向变形,预计百年垂直最大错位量约650 mm。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整体道床结构设计最大调高量一般不超过60 mm,高低和水平调整量有限,无法适应1号线活动断层的变形量。对乌鲁木齐新型轨道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车辆-轨道-隧道有限元模型,分析新型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基于仿真结果推荐新型固化道床弹性模量取值为500 MPa,可满足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安全运营和乘客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地铁列车前向运行环境中障碍物判断问题,提出基于视觉的地铁列车前向目标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语义分割算法提取行驶轨道区域,结合轨道区域识别,基于SSD算法提取前向运行环境中轨道限界范围内的列车、行人等目标。针对上述场景,建立列车前向运行环境样本库,并基于该样本库完成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证明所得模型可有效识别列车前向行驶多目标。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开展动态综合测试发现,列车运行至高架部分区段出现异常晃动现象,列车运行平稳性指标超过标准限值。通过分析确定轨道高低不平顺异常是导致列车运行平稳性异常的原因;针对性地对该区间轨道进行精调整治后,列车运行平稳性复测结果满足标准要求。本文阐述了列车运行平稳性异常问题发现、分析、整治、复测的过程,同时验证了地铁新线初期运营前开展动态综合测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