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汽车行业燃料电池发动机普遍实现了-30℃启动,且燃料电池汽车冷启动能耗低于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冷起动能耗。为实现低能耗的快速启动燃料电池汽车,总结和梳理了冷启动技术理论和大量的试验和优化方案。从部件设计布置、管道设计、开关机与吹扫策略、冷启动故障诊断策略和辅助加热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冷启动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并通过台架和车辆测试进行了验证。立足工程应用,通过结构优化、策略开发和故障诊断及保护机制,提升燃料电池发动机可靠性和低温冷启动成功率,降低冷启动失败风险和对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为了辅助燃料电池车辆预热,提升燃料电池在低温下的冷启动速率以及降低电动车能耗,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泵和蓄热装置联合的燃料电池电动车供暖方案,并开展了燃料电池车辆系统动态仿真研究,对比了有无蓄热装置辅助的系统对车辆运行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寒冷运行环境下,蓄热装置可确保驾驶循环工况下循环冷却液热量来源的连续性,相较于无蓄热装置的热管理系统,热泵和蓄热联合供暖方案可使空调系统能耗下降26%;利用蓄热装置辅助的供暖系统能够改善燃料电池电动车的冬季冷启动特性,优化车辆电池系统的热管理。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低温起动性能对于柴油车非常重要,低温环境下发动机能否正常起动,低温起动对发动机及附件造成的损伤等均是评判一款车型寒区环境适应性的关键指标。军车更是要求具备在-41℃低温环境下依靠自身加热辅助装置来确保车辆正常起动的能力。文章通过对柴油车在低温环境下起动困难的影响因素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升低温起动性能的措施,结合实际试验验证,提出一种可行的低温起动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重型车辆装备在寒冷地域的广泛应用,使用者对重型车辆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重型车辆在寒区的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温度低,发动机无法正常起动;低温环境下油品容易析蜡,造成发动机油管路堵塞;与环境温度匹配的油品价格高昂,成本增加。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文章提出开发一套集发动机加热和燃油预热功能为一体的低温燃油加热启动系统并进行仿真分析,以便解决低温环境下,重型车辆的冷起动和高标号柴油的使用,从而增强重型车辆的对寒区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针对2022冬奥应用环境,开展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高密度集成、耐久性管理和低温冷启动技术研究,提升其性能及低温环境适应性。车辆在张家口进行了近3年示范运营,经历了-20℃以下的低温环境,通过抽取样本信息,分析了燃料经济性、耐久性和可靠性。示范运营积累的经验和改进措施为2022冬奥会“氢能出行”服务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项目实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高纬度地区,冬天温度可达零下20℃,发动机预热暖机时间长。传统的燃油加热器燃油消耗量大、体积大,电加热器具有零排放、无污染、空间占位小等优点,但是受限于电池功率,电加热装置加热时间较长,系统流道阻力较大。在电加热装置功率一定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分层加热结构和低流阻结构设计,结合冷却循环流量的控制,显著降低发动机的预热时间。针对特定发动机的水冷循环结构,研究不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分层加热时间随流量变化的规律,建立分层电加热装置的传热模型;进行加热系统和发动机水套的联合工况的性能分析。电加热装置结构紧凑,布置方便,可使发动机的暖机时间缩短2~3 min,并可减少发动机的冷启动排放。  相似文献   

7.
随着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对运输车辆的运营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匹配的发动机功率不断提高。由于传统制动系统受多重因素的限制,制动功效无法提高到同步水平,这对商用车自身的制动性能是非常大的考验。液力缓速器最高能吸收制动能量的90%,可以有效地辅助行车制动系统,故液力缓速器作为商用车制动辅助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接受,已逐渐成为重型车辆主流配置。文章以某重卡车型匹配液力缓速器案例为背景,对缓速器布置形式、扭矩大小、冷却水路布置方式的选取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计算。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提高在低温环境下部队的保障能力,"勇士"指挥车安装有进气预热系统,用来改善汽车的冷启动性能。目前,进气预热系统按加热元件的安装位置可分为集中预热式和分缸预热式2种类型:集中预热式的加热元件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气管;分缸预热式的加热元件安装在发动机各个汽缸内。  相似文献   

9.
汽车辅助驾驶系统是在感知传感器对道路环境进行感知的基础上对驾驶过程中的潜在危险进行预警提醒或主动控制干预。近年来中国交通部以商用车应用为试点,发布相关法规逐步强制推行辅助驾驶系统的配备,以切实提升商用车的安全性。感知传感器是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充分分析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际应用对性能和成本两个方面平衡的需求,给出了不同应用传感器的选型建议,为商用车辅助驾驶系统的传感器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辅助制动只能减速,无法停车,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行车制动的工作强度,而不是替代行车制动。随着整车技术的提升和人们对安全、舒适性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应急制动已经不能满足车辆的使用安全需求,辅助制动、电控制动系统等装置逐渐在商用车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此,笔者就辅助制动的缓速器、发动机制动系统以及电控制动系统的ABS/ASR从应用层面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李杨  周舟 《汽车电器》2023,(2):31-35
本文主要阐述水暖式和空气式这两种燃油加热辅助热源系统在商用汽车上的应用,有效解决高寒地区发动机冷起动、驻车采暖、辅助采暖以及低牌号油在高寒地区使用等问题,以便提高整车在高寒地区使用的可靠性和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降低商用车的燃油消耗和CO2排放,开展基于发动机工况需求的电控集成优化控制研究。以某直列4缸电控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以发动机水温为反馈,对发动机水泵、节温器等电控冷却系统零部件进行综合调节,实现快速暖机升温以及正常行驶中发动机水温恒定在最佳温度,并通过优化VGT,改善燃烧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可将冷却水温控制在各工况所对应的最优冷却水温附近,基于发动机工况需求的电控集成优化控制可以降低柴油机油耗3.51%,充分验证了智能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就车辆行驶效率而言,虽然发动机辅助设备并非是重要的运行因素,但AVL公司的试验研究证实,与目前的技术状况相比,在某些环境中,如果长途运输商用车发动机辅助设备采取最佳的策略运行,就有可能节油3%~4%。  相似文献   

14.
寒冷天气中很多车辆都出现了冷启动困难、冷启动后怠速抖动、加速不良等现象,直到车辆的水温升高后,以上的现象才全部消失,专家指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发动机内部的积炭太多了。参差不齐的燃油品质和拥堵的城市路况都是造成积炭容易形成的原因。首先是燃油,汽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容易和空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状物质,或者汽油本身胶质的含量就很高,  相似文献   

15.
一辆奥迪100小轿车搭载V62.6L发动机,早晨冷启动时发动机无怠速熄火,热车开空调时发动机无法提升怠速,造成发动机抖动,前来我厂维修。车辆进车间后,维修人员对该车进行清洗节气门体、喷油嘴,更换火花塞、汽油滤清器等一般性的燃油系统及点火系统保养后,故障依旧。接着针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冷启动后,排放及快速暖机需要较高的发动机转速,车辆在冷启动后易出现制动踏板变硬、制动效能不足的问题,尤其在高原地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文中通过对某一车型的ESP增加HBB(Hydraulic Brake Boost)功能并优化发动机在挡怠速的控制策略,改善真空助力泵的真空度水平来增加辅助制动,满足正常制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商用车燃油供给系统中的柴油滤清器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足够的、干净的柴油。在对某商用车的柴油滤清器进行台架试验时,发现其额定功率为360 W的环形加热器加热性能尚有可优化空间,因此在原有柴油滤清器的基础上针对加热器进行了优化,结果加热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对此种方案进行试验验证,说明此优化方案在提高柴油滤清器的加热性能上有很大效果。通过加装优化后的加热器,配合使用-35号柴油,优化的滤清器方案能够保证柴油滤清器在低温环境、内部0号柴油结蜡的异常情况下,使滤清器短时间内达到正常工作状态,然后切换0号柴油,滤清器内未再结蜡。  相似文献   

18.
夏参政 《车时代》2021,(1):12-12
本文针对极寒条件下汽车冷启动难这一项重大课题,通过对配置有独立热源的车辆冷启动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独立热源在高寒地区的实用性,对独立热源的设计、使用以及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汽车水温传感器的发展历程从水温传感器的作用进行分类,汽车上的水温传感器至少有两类:一类是水温表配套用的水温传感器,另一类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用的水温传感器。在汽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先出现了与仪表配套的水温传感器,但随着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出现,电控发动机本身也需要一个专用的水温传感器,这样在早期的电控发动机的车辆中,可以看到两个水温传感器,一  相似文献   

20.
若妍 《汽车与配件》2015,(12):36-37
<正>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CES)是全球最大的道路和非道路商用车市场发动机后处理技术方案的集成提供商。它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大马力的商用车发动机开发和生产各种排放解决方案与系统产品。CES产品可满足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最严格排放法规要求。产品覆盖全线道路和非道路柴油机后处理市场,从轻型到重型车辆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成功应用和市场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