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景区道路设计技术中路线选择、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绿化设计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存在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对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布局和合理利用的规划活动,交通规划与道路设计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交通规划与道路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规划与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并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斌 《人民交通》2021,(19):34-35
道路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出行的重要基础,安全、舒适的道路设计是提升驾驶员行车效率的关键.从诸多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原因中进行分析,发现为数不少的交通事故与驾驶员的视错觉、视觉疲劳、通视范围受限等情况有关.视觉分析是帮助设计师提高道路设计质量、减少道路错觉的一种手段,应用在道路设计中能够起到使行车更安全、更舒适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常见的道路视觉问题,探讨视觉分析在道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西部交通科技》2009,(10):17-19
西部课题项目"公路交通安全应用技术研究"通过对道路交通设施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并确定道路设计、建设、养护以及交通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安全改善措施,为降低事故率、改善道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本篇对该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市活动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分析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原则,重点阐述无障碍设施设计要点,包括丰富无障碍设施种类、把控无障碍设施规格尺寸、基于适用人群的专项设计,以期将人性关怀充分融入道路设计,促进无障碍设施精细化、人性化布设,为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深入人心,作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公路建设是必然的。然而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化公路应运而生。本文旨在以生态化建设理念为立足点,在对"生态化理念"进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基于生态化建设理念下的公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现代道路规划与设计正在朝着生产发展与绿色生态共生的目标发展,绿色道路设计理念是我国绿色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利用植生混凝土可以更好地贯彻绿色道路设计理念。本文主要基于绿色道路设计理念,对植生生态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进行详细阐述。从而达到生产发展与自然生态相统一,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西部交通科技》2009,(7):I0007-I0007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日前设计出一种用于描述交通拥堵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对交通拥堵出现的时间和状况进行模拟。相关数据可为道路设计和时速设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公路修建中遇到的复杂地质、地形情况与日俱增,使得公路勘测设计难度增大,传统的公路勘测设计方法不再适应当前的公路建设。为此将数字地图以及相应的配套技术和勘测设计软件引入公路勘测设计,并对数字地图的技术特点、技术实施及其在道路设计各阶段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数字地图较传统勘测方法具有众多优点,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高速公路使用产生车辙病害,从道路设计、施工工艺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项目设计重点要考虑到环保和道路景观要求,遵循道路设计"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理念。本文依托某山区省级公路设计实例,结合该工程地质条件情况,对公路方案比选进行分析,同时重点针对该公路的路基设计而展开探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2.
超高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合理的超高设置能够保证车辆在曲线上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对整个道路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设计人员的思路出发,给设计人员提供超高设计思路,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基础上,对超高值的确定和横向力系数的选择进行了详细分析,供设计人员参考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整体设计流程,以及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如拌和、摊铺、碾压等施工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桥梁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对提高工程质量、效率和安全性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对桥梁施工新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全息建模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桥梁构件制造中的应用、传感器网络在桥梁结构监测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智能控制等,并对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沥青路面大修中应用再生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针对沥青路面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进而对不同的再生技术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应用再生技术的注意事项,希望能为沥青路面大修中再生技术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都南高速公路伊岭岩立交引道连接线工程实例,从路面损坏状况、路面结构参数、路基土工试验三个方面,对该工程连接线路面产生损坏的影响因素进行检测分析,为道路的养护决策、改扩建设计、新建道路设计等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并为同类型路面病害提供检测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生态城市和生态交通的理念,文章提出公交站点生态化发展策略及建设方案;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节能减排与社会效益评估三方面,对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显示:建设方案技术上可行;建造费用为现有公交站的2~2.3倍,年运营维护费为现有公交站的1.3~1.4倍;但一个生态化站点一年内能提供电量700度左右,减少CO2排放量570~610 kg,局部降噪0.42~1.97 dB、降尘5~23 g、降温0.88~1.36℃,社会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桥梁工程在软土地基条件下的施工质量,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危害;其次,提出当前软土地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如软土薄厚不均、压实程度有限、工程设计问题等;最后,提出具体的施工技术和应用策略,包括排水技术、换填管埋法、合成材料加固施工技术等,以期为软土地基处理提供参考,通过合理应用相关技术取得更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9.
路基工作区的划分是道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路基工作区深度的准确判断将有助于延长道路服役寿命和提高交通运行安全性能。文章对当前路基工作区的划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了传统方法的弊端,探究了基于道路安定理论的路基工作区划分方法,并针对道路设计的需要,提出路基工作区深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在山地城市缺乏非机动车出行条件和电单车日益普及的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山地城市路网空间特征和交通特征,提出非机动车出行方式的缺失是加剧城市出行结构恶化、交通节点拥堵难以缓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介绍了当前山地城市非机动车道设计相关研究进展,以拓宽人行道为非机动车预留出行空间的方式来保障非机动车行车空间,并就人非共板道路设计、分级分类慢行体系和相关政策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