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2D6.0,从单元屈服状态和剪应变增量、应力场、动力稳定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自然边坡和锚固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土坡产生不可恢复的累积变形,其大小与输入的地震波峰值有关,而锚固边坡较自然边坡有更好的延性;锚固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坡顶拉破坏的产生和很好的控制坡脚剪切破坏的发展;锚杆轴力沿全长呈不均匀分布,且在滑移面附近变化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金鸡山特大断面连拱隧道的洞口边坡按自然边坡、不考虑套拱的进洞过程、实际进洞过程三种工况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了套拱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进出洞施工过程中边坡结构的受力状态,为套拱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隧道开挖工法对高陡边坡下隧道洞口区稳定性的影响,文章依托某实际隧道工程,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三维模型,对三台阶法、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和CRD法开挖施工进行模拟分析,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到如下结论:(1)对比三种工法开挖时隧道围岩和边坡变形可知,CRD法为最适宜,采用该工法开挖隧道时,洞口区围岩和边坡变形最小;(2)数值模拟所得围岩及边坡变形变化规律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故采用数值法进行隧道施工优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为减少隧道开挖对洞口区边坡的影响,采用CRD法进行隧道开挖,结合锚索预加固可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隧道明洞边坡支护在应力场、温度场和水分场耦合作用下的冻融变形规律,文章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蛟西隧道明洞边坡喷锚支护破坏现象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场变化、开挖坡度大小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温度不同,边坡支护变形量不同,但变形规律相同;冻胀融沉引起边坡各点的变形量在坡肩处最大,在软弱岩土层附近变形量波动较大;满足边坡冻融时稳定性且符合经济合理性的最佳边坡开挖坡度为1∶1。研究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表明了失稳评价模型能准确、科学地预测明洞边坡支护的安全状态,于工程施工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长江沉管隧道水下基槽边坡的稳定性与合理坡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沉管隧道水下基槽边坡的稳定性与坡率的确定直接影响到隧道的安全、工期和造价,是沉管隧道设计中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南京长江沉管隧道基槽边坡稳定性的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对动水水下基槽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基槽边坡的合理坡率.  相似文献   

6.
邻近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伶站隧道某施工中的产业园挖方边坡侵占了伶站隧道上方和洞口100 m范围,边坡开挖或滑塌可能对隧道形成较大安全隐患,隧道进口道路外为产业园填方边坡,边坡滑塌可能侵占道路,对道路安全亦有较大威胁。对此,文章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ContextCapture(Smart3D)软件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对边坡进行定性分析,采用GEO5(2022版)软件边坡稳定分析模块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填方边坡按原设计各工况均属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稳定性系数多接近1.05,安全储备不足,特别是暴雨工况或持续降雨工况下边坡接近极限平衡状态,且推测滑面剪出口多位于坡脚挡墙之上,滑塌后可能侵占高速公路路面,需加强坡体防护;挖方边坡按原设计正常工况属欠稳定状态,暴雨工况属不稳定状态,原设计开挖坡率及防护措施下坡体极有可能出现失稳,进而对隧道结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评判降雨入渗作用下非饱和土边坡的运营安全,文章以云南某岩土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构建实例边坡概化模型,从渗流场、应力场、应变场和稳定系数等角度研究了降雨过程中边坡稳定动态响应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降雨作用下,边坡浅层土体各参数响应显著,深层土体因降雨作用削减,各参数无明显变化;(2)降雨初期,边坡参数变化较为显著,随后不断减小,最后趋于稳定;(3)随着降雨进行,浅层土体饱和度、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应力、变形不断提升,稳定系数不断降低;(3)降雨结束后边坡仍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边坡坡脚处存在应力集中,在极端情况下边坡可能从坡脚位置滑出破坏,应加强监测和防护。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跨断层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跨断层隧道的动力反应规律,了解了跨断层隧道衬砌开裂过程及破坏形态,探讨了跨断层隧道设置减震层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跨断层隧道的地震反应存在不对称性和上盘效应;而隧道设置减震层后整体抗震性能明显提高,并且衬砌沿隧道纵向和横向受力都趋于均匀,特别是仰拱拉应力状态得到了改善。试验成果可供跨断层隧道的抗震设计、灾后恢复重建和今后有关规范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关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地震安全性分析与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文章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为工程原型,在数值模拟计算和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洞口边坡、洞门建筑、洞口段衬砌及围岩三个部位对该隧道洞口段进行地震安全性分析,并结合各部位拟设抗、减震措施,对其进行了整体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隧道洞口段在设计地震作用下是足够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路基边坡进行植物防护后可以防护边坡、绿化环境、提升公路景观效果。针对不同的路基边坡的结构、土质、状态,可以分别采用骨架植草护坡等工艺,使边坡保持长久的良好状态,本文对目前采用较多的植物防护的施工工艺予以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龙溪隧道出口段主要有表层覆盖层和下伏基岩组成.文章根据边坡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结构分析了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破裂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龙溪隧道在Ⅺ度地震烈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并结合5·12地震后的现场调查,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的破坏现象进行了对比,得出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横向边坡的动力反应从坡内向坡外、坡底向坡顶整体上呈逐步放大的趋势;从洞口至基岩与崩坡积分界面处,变形主要在隧道管段之间的接缝处发牛相对错动,并且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隧道基岩与覆盖层分界面上,隧道衬砌变形量发生突变,衬砌开裂方向与基覆界面产状基本一致,从分界面向内,衬砌变形变得不明显.研究这一变形破坏现象,对认识隧道洞口段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规律及极震区隧道洞口段的抗震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锚杆支护可提高陡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根据威海吉林路隧道引道工程采用长锚杆固定边坡的工程实践,介绍了长锚杆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湖南省桂武高速公路K160+800~K160+941右侧路堑边坡为例,分析了上覆土层为高液限红粘土、下覆地层为软弱碳质灰岩路堑边坡失稳的形式与成因,介绍了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并提出了该类型边坡失稳的处置方案。稳定性计算表明,在常规下稳定的边坡,在降雨作用下则不稳定,处置该类型边坡应同时做好支护和排水工作。  相似文献   

14.
藤本植物因其具有护坡固土、涵养水土的作用,可有效改善高速公路生态环境,成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中的重要选择。文章介绍了藤本植物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优势,对广西大凭高速公路的自然条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在边坡生态修复中应用的藤本植物品种,并针对其环境特点,探究了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中藤本植物的应用要点,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太平湖大桥铜陵岸边坡工程地质特征、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工程设计规范和原则分析计算出该边坡岩体结构面检算指标、地震与正常状态下的滑坡推力以及各断面预应力锚索锚固长度。介绍了铜陵岸边坡的预应力锚索、钢筋锚杆、钢筋混凝土框架、地表与仰斜排水等工程设计及防护结构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6.
陈戈 《工程科技》2005,(3):71-76
由于对铁路隧道洞口的绿化不够重视,使隧道洞口仰坡防护的生态环境效果很差,本文提出采用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技术对隧道洞口进行绿化,并详细介绍了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护坡的构造原理及其在西南铁路硬质岩隧道洞口边坡、仰坡绿化中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内马铁路一期项目三标段2号隧道为工程依托,运用ANSYS软件建模,对断层错动和地震作用下隧道地震响应及减震措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竖直方向断层位错作用和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下,隧道侧壁的地震响应均最为明显;断层错动导致隧道在重力作用以及地震作用下发生应力重分布,其中主应力极值、X-位移极值和最大加速度明显增加,加速度增加幅度最大;断层错动和地震作用下隧道地震响应随减震层阻尼比增加而明显减小,较大阻尼比的减震层可以有效降低断层错动导致的隧道地震响应的应力、位移和加速度增加幅度;砂-橡胶混合物和砾石-橡胶混合物,配合土工格室加筋是一种潜在合适的隧道减震材料。  相似文献   

18.
隧道是修建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建筑物,直接受自然因素(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的影响,自然因素也因此成为隧道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之一。鉴于此,论述自然因素对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的影响及如何结合自然因素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Midas GTS有限元岩土分析软件,建立了软硬互层砂岩边坡模型,模拟开挖边坡内部土体的变化特征,并把渗流引入计算中,分析渗流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互层边坡滑动特征为土体滑动,切割砂岩形成破坏;渗流对边坡影响显著,但是边坡稳定性对入渗边界和入渗水头压力不敏感;土层厚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吉延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景观恢复与再造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边坡类型,采取不同的人工导入方式为自然恢复创造条件,加速自然恢复,形成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