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造船活络头通用胎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架是制造船体曲面分段和曲形立体分段的形状胎膜和工作台,是造船中使用最普遍、最重要的必备工装,分为专用胎架和通用胎架两大类。其主要作用是在分段制造过程中支撑分段、保证分段曲形正确和控制装焊变形。本文在分析数字化通用胎架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造船活络头通用胎架,并介绍了该胎架的设计方案,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电算技术、精度造船和现代化造船设备广泛应用,以及采用高效焊接工艺控制变形,分段的形状与尺寸已不必依赖于胎架强制成形,从而有可能使用支柱式胎架来制造船体分段。本文分析了此种胎架的优点,并提出了在中华造船厂沪南分厂推广支柱式胎架的实施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船体分段中合拢用胎架,缩短中合拢周期,对于提高造船速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自1972年8月底开始,研究试验了一种支柱式多线型胎架。经模拟试验的结果证明,船体分段中合拢用的模板胎架,是可以用支柱式胎架来代替的。1973年,我们又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践,制造成功一套支柱式多线型通用胎架。试验工作得到了六机部第十一研究所、复旦大学以及有关兄弟单位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载作者考察日本长崎船厂等关于造船技术进步的见闻。介绍了日本船厂在船舶设计中采用的“船体放样连续处理系统”和“设计生技一贯系统”;精度管理概况,以及焊接机械化、装备化, “单权法”焊接,曲面单面衬垫焊胎架,SB41衬垫CO_2气体保护焊,焊接机器人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坐标支撑式胎架是一种以均匀分布的诸“座标型值点”来取代“横板型线”的新型胎架,它不仅可以提高船体的建造精度,而且还可节省大量人工、材料(钢板和木材),并改善施工条件,因而颇受人们的重视。坐标支撑式胎架适用于船体多种分段的建造,而舷部分段尤为实用。选择坐标支撑式胎架的舷部分段,可根据其线型变化的不同程度分别采用正切、单斜切、双斜切等几种不同胎架  相似文献   

6.
针对胎架布置过程中耗时耗力,浪费大量物资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船舶分段建造的智能胎架布置坐标快速确定方法。首先,构建船体分段面密度模型,并求解其质心;然后,在胎架轨道和最大支撑载荷的约束条件下,确定胎架最优平面点位坐标;其次,通过拟合船体分段外板的曲面模型,以平面点位坐标及胎架活络头接触角度为条件,确定胎架与外板的接触点;最后,通过坐标换算方法,获取各胎架定位高度,确定胎架布置坐标。 本文选用某典型分段为对象,详细阐述确定胎架布置坐标的确定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胎架数量、缩短布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船体外形与设计理论线型吻合,在船体分段建造及整体建造时,都必须按照设计线型设计制造出分段及总段建造胎架。复杂完整的胎架实际上是整个船体的外模,所以用在制造胎架上的工时及材料甚多,势必增加建造成本,影响生产进度。据有关资料统计,复杂胎架所耗材料占船体总材料的30%以上,计划工时占26%左右,建造成本占船体总成本的15.4%。因此胎架形式的选择,是船体建造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为了使胎架既保证船舶  相似文献   

8.
《船艇》2001,(4)
由中国船舶工业应用软件开发中心研制的“船体建造系统HCS3.0”是在微机上研制开发和运行的造船应用软件,它由船体型线光顺、外板展开、结构线定义和生成、板材结构零件生成、零件套料和数控切割代码生成等五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船体曲面分段建造过程中,胎架是一种重要的工艺装备。艏艉部分的外板分段一般跟基准平面(水平面、纵剖面、横剖面)保持倾斜。因此,必须对胎架底面位置进行转换。最理想的转换结果,应该是外板表面上各点到胎架底面距离的最大差值为最小。符合这个条件的胎架底面称为理想胎架底面。采用理想底面的胎架对模板式胎架来说,其用料最省;对支柱式胎架来说,其支柱调节高度差为最小。本文介绍理想胎架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其特点是,应用机械制  相似文献   

10.
对于船体的分段建造而言,胎架的制作是建造的基础。也就是说,要是胎架在精度上存在问题和漏洞,船体分段的质量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船体分段建造现场精度控制工艺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船体的建造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引言随着造船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大型船舶建造中,有一系列操作:诸如船体的放样、胎架上的分段装配、船体中心线找正、船体的大合拢、主机的安装、轴系的定位安装,以及坞修船只的定位和龙骨的检查,等等,对长距离直线的准直精度要求较高。以往所采用的拉钢丝和吊线锤的准直方法,因受钢丝重力和风力的影响,很难  相似文献   

12.
“公差造船”是一项先进的船体制造工艺,是提高船体制造质量、缩短船台周期、减少船体建造工时、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将我厂(中华造船厂沪南分厂)推行公差造船的情况简介如下。一、一般情况七十年代早期,由于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船用胎架尚未实现与现有造船集成制造系统数据的自动化对接和自动调节的问题,在传统胎架的基础上进行柔性胎架设计。运用图形学中常用的非均匀B样条,根据船舶型值表,利用MATLAB仿真重构船舶曲面外板,反算控制顶点,估算曲面曲率,将初始化船舶外板拟合曲面数据导入数据处理系统,换算为每个胎架的坐标,结合胎架实际受力情况调整胎架位置和高度,可提高船舶胎架的利用率、造船效率、分段装配和焊接精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作者在苏学习期间收集资料而写的。文中论述了船体装配胎架选择的有关问题,主要包括二个方面:(1)决定胎架的万能程度;(2)选用胎架的结构型式。此外,在文中还研究了批量船舶的建造计划与胎架万能程度对工段生产率的影响;并特别注意到分段划分对船体装配胎架选择的影响问题。本文对现有一些万能程度较高的胎架作了简述,并提供了胎架选择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5.
前言公差造船是现代造船工业中的一个先进的、科学的造船方法,是通过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手段,按照精度理论来控制生产,以保证船体总功能公差。所以公差造船也是船体建造自采用分段建造方法以来的一个新发展。我厂自一九七八年四月开始,由设计、车间、检验部门成立了三结合的公差造船小组,经过二年多的实践,已在一艘1000吨渔救船;四艘“625”物探船;二艘7500吨客货船以及四艘2400吨油船上,从设计深化到工艺改革;从零  相似文献   

16.
三、日本早在70年代期间,日本就开始了造船机器人的开发并且制造出了能在船体结构上“行走”和“爬行”的原型机器人。其中一些早期的原型机包括 PABOT(一个板校正和定位搭焊机器人)、CLIMACS(一个船体爬行机器人),还有切割和移动式机器人,焊接、喷漆和其他机器人。他们最早认识到了在移动式门型结构上安装机器人的重  相似文献   

17.
双斜切分段一直是船体建造精度控制的难点,其曲型外板曲度变化较大,胎架布置方式与船体坐标成一个空间上的夹角,给精度测量和数据分析造成了困难。通过分析其建造难点,提出了提高胎架制作精度的方法。结合软件操作,完善施工图纸信息,提出部件快速定位的方法。制作了简易测量工装,提出结构角度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际施工证明,以上方法的实施可以快速有效的提高双斜切分段的建造精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用HD-SHM船体建造系统替代原先的1:l线型刨台木质胎架梓板制作模式,从而实现了胎板零件精确切割、划线及平台拼接定位安装。  相似文献   

19.
1.船舶建造周期的组成船舶的建造周期通常由三个生产工艺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是从船体放样、下料、加工,直到船体各分段结构的中小合拢,称为生产准备工作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船体分段上船台大合拢,直到主船体结构与上层舱室结构建成下水(包括部分机电设备安装),称为船台制装阶段;第三个阶段从船体建成下水后码头舾装,直到试航交船,称为码头舾装交船阶段。按照造船发达国家计算造船周期的惯例,  相似文献   

20.
我厂在27.5米拖轮和千吨级甲板驳的分段制造中,使用激光经纬仪进行大接缝划线,成功地实现了无余量大合拢,使原来的二次定位工艺,改变成为一次定位工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缩短了船台装配周期,收到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其中千吨级甲板驳的船体中段是在纵倾胎架上制造的,特将应用激光经纬仪在纵倾胎架上划线的工艺过程作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