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夜十一点五十七分,在濒临北海的英国亨伯河口,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使亨伯号救生艇艇长比安·贝文从睡梦中惊醒。耳机里响起海岸救生队的命令,他的手指便按向电钮。户外的警报器和驻在河口滩地上的其他救生队海员屋内的电铃马上响了起来。贝文匆忙穿上衣服,吻了一下妻子,告诉她北海上一艘遇难船只正等待着他们去救。  相似文献   

2.
《船艇》1995,(12)
日本海上保安厅装备技术部最近开发成功一种新型无线电浮标。该浮标由担任搜索遇难者或遇难船舶任务的飞机携带。当飞机发现目标后就将这种浮标从机尾投放下去缓缓着水,浮于水面并展开天线,利用GPS正确地算出自己的位置,在以无线电波发出浮标号码、位置测量时刻的同时,将自己位置  相似文献   

3.
渔船和飞机发生故障堕入海中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偶而是会发生的。以前,遇难者只能在海中飘浮以待救援。由于人的体积在大海中只是一个微粒似的小点,所以这种办法很难奏效。后来又借用折光或烟雾等方法改善显示条件,但是获救希望仍然很微。最近国外发明一种可以自动升高的高空救生浮标,利用化学药物与海水接触产生氢气,从而可使浮标充气膨胀到直径为二十英寸体积时自动升空,高度可达一百英尺。这样搜索人员在两英里的范围内即可见到。保持升高的时间可维持三至八个小时。这种自动升高救生浮标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重仅一磅。  相似文献   

4.
鱼趣     
《航海》1996,(4)
会救人的鱼 在老挝南部里皮滩附近的湄公河中,生长着一种属于哺乳动物的美人鱼。这种鱼身长2米左右,一旦发现有人落水或船只遇难,它会马上发出信息以召集伙伴,及时将落水的人或船只托出水面,直到脱险,然后才悄声离去。  相似文献   

5.
频闪救生灯     
黑夜里,要在茫茫的大海上搜寻遇难失踪的人员,真可谓是大海捞针一般。为此,人们研制了各种照明救生器具,以备紧急情况时的识别救援。最近,英国Strobe—Ident有限公司又生产了一种更为新颖的ST—1型频闪救生灯,这种设备不仅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海上实际应用,更具有光亮度高,保藏时间长以及抗震防腐等多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商船队在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中常遭袭击。它们被委婉地称作“大型海上目标”。至今,遇难的船只已逾百艘。在饥不择食的救捞公司眼里,这些遭到袭击的船只成了丰盛美餐。它们甘冒风险在被随意划定的战区进行救助。这些船只多为导弹击伤。据报道,至少有60艘是为 Exocet 导弹所击中,这种导弹造成破坏的其他例子可能更多。  相似文献   

7.
1995年5月,位于南澳大利亚阿德来德市的澳大利亚潜艇公司(ASC)与澳大利亚皇家海军(RAN)签订关于提供潜艇逃逸与救生服务的合同。服务包括提供专业化的救生服务与遇难潜艇生存者治疗设备。作为服务供应商,ASC负责使用特定的母船将逃逸与救生设备部署到潜艇遇难地点并负责操作设备。这项服务旨在为澳大利亚沿海任何海域提供潜艇救生与逃逸快速反应能力。本文将叙述这项工程的历史.潜艇逃逸与救生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ASC及RAN采用何种方法来保证有效地提供潜艇述逡与救生服务以及这项服务将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由于海底和潜艇自身错综复杂的情况,一旦遇到突发险情,往往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艇上人员生命安全。为高效开展对潜应急救援,需要潜艇配备强有力的应急救生通信手段作为保障。首先分析现有潜艇应急救生通信手段和装备现状,目前潜艇主要依靠应急救生浮标实现对外遇险报警通信,依靠声力电话实现内部应急救生通信。然后通过分析现有手段的不足,结合潜艇遇险救生通信需求,提出潜艇应急救生通信设备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由于海底和潜艇自身错综复杂的情况,一旦遇到突发险情,往往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艇上人员生命安全。为高效开展对潜应急救援,需要潜艇配备强有力的应急救生通信手段作为保障。首先分析现有潜艇应急救生通信手段和装备现状,目前潜艇主要依靠应急救生浮标实现对外遇险报警通信,依靠声力电话实现内部应急救生通信。然后通过分析现有手段的不足,结合潜艇遇险救生通信需求,提出潜艇应急救生通信设备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失事沉没,给出了可能的失事原因,探讨了俄罗斯潜艇抗沉性和防险救生系统的设计思想,从信号浮标,集体漂浮救生舱,横隔壁强主,出入舱口和延生措施等方面分析该潜艇防险救生系统的可能失效原因,描述了我国防险救生系统现状,结合我国潜艇设计观点和世界防险救生水平的发展,提出我国潜艇防险救生技术重点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11.
对海上遇难船舶船员的救生,贵乎神速、有效。当前很多沿海国家,都建立起立体搜救系统,即空中有飞机、水面有船舶并配有潜水装具和潜水员,同时出动对一遇难船舶进行搜救。这里介绍一次高效率海难救  相似文献   

12.
当满载旅客的轮船不幸发生海难事故时,缺乏航海经历的旅客们往往会惊恐交加,慌乱失措。此刻,让旅客们爬上船上常用的高悬在吊艇架上的救生艇,显得困难而效率低下,同时也不够安全。为此,英国和加拿大的四艘客轮,安装了一种称作“滑梯”的海难救生系统。这种“滑梯”可以使海上旅客快速安全地撤离遇难现场,是一种理想的船用快速救生装备。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14,(4):34-34
由船东、救援机构及保险公司组成的行业协会共同呼吁采取国际行动,帮助遇难船只找到避难港。  相似文献   

14.
救生风筝     
海员因船只遇难,手头有一个风筝就可以拯救自己的性命。二次大战时,飞行员跳伞也曾用过类似风筝的装置。美国科学家沃森设计出一种用氮充气的风筝,外壳是铝制的,既轻便又坚固,雷达在数海里外就可以发现。风筝的系绳附装有天线。因此,即使在最偏僻的海域,也能向不同方向发出遇难的消息。一  相似文献   

15.
灯塔对在暗礁附近海区航行的船只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从新加坡至广州、香港、湛江、海口等港口的必经之处——西沙群岛,从1973年到1978年,就先后有10艘中外船只在西沙群岛的北礁和浪花礁触礁遇难。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航海》1988,(4)
海上救生保温用具——保温袋保温衣船用保温用具,适用于船舶救生艇、救生筏内乘员的保温救生,使穿着人员减少体热散失,延长生命增加获救机会。在海上遇难丧生的人员中,直接淹死的只占很少数,而由于水温低、体热散失的“过冷现象”导致死亡的却占大多数。提供海上救生保温用具,在国际上已被高度重视,有关国际组织对船用保温用具的技术指标、试验项目,及配备数量都已作了明确规  相似文献   

17.
海洋救助船是以海上失事船只的人命救生和以海上人命救生为目的,可以实现海空立体救助的船型.以8000kW海洋救助船为例,简要介绍了该船的结构设计特点,回顾了减摇水舱、减摇鳍的设计难点,同时讨论了需予以充分考虑局部加强的区域,并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据称联邦德国德吕贝克的Drgerwerk公司研制的一种高压救生艇已为北海的海洋工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救助系统。这种特殊的设计是为了石油钻井平台和船只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保护潜水员的生命安全。这种救生艇目前已用在北海的最大潜水支援船之一Norskald号上, 由一名导航员和二名潜水技术员操纵。  相似文献   

19.
航运巨头马士基正在跟丹麦能源公司合作进行一项新的尝试,希望能减少船只在海上闲置时产生的碳排放.他们的解决方案是用一个专门建造的充电浮标,从而为停泊的船只提供电力,预计今年年底将在一个海上风电场展开首次演示.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水上人命安全水平,需要对船舶水上救生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船舶水上救生是指适用于《海商法》的船舶,为最终达到某一个海区所有人命的安全,船上人员利用救生设备而进行的自救、互救以及接受外界救援的行动或者对其他海上遇难人员所实施的人命救助的行动。这是一个以人命安全为目标的人类行为系统。因此,可以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包括目标、救生设备、救生者、救生环境以及救生管理等的特殊性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只有对该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制定更适合的公约与法规以及不断提高航运人员的素质,才能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