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油价暴跌之后,国内多家石油公司纷纷研究油价暴跌对行业造成的影响,并开会讨论应对策略。而对于相关联的油运及海工装备市场而言,油价大跌却并非哀嚎一片,而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近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牵动着仍处在低迷期的航运及船舶海工市场情绪。业内人士认为,30美元左右的油价进一步大幅下跌的空间较小,但油价暴跌势必影响2020年海工装备市场新接订单量;对油运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但整体刺激有限。因此,相关企业仍需保持谨慎,理性看待市场变动。  相似文献   

2.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虽然不断下跌,海工市场下滑严重,但从长远看,油气等一次性资源仍然是最重要的能源,而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海洋油气开采日益频繁,其中3000米以上深水区域更是未来勘探开采的重点,由此可知海工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事实上,在全球造船业普遍低迷时期,海工装备制造业却蓬勃发展,我国海工更是异军突起,但崛起背后暴露的问题也不少,或许从其分布就能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历经了多年的低谷期之后重获新生:不仅在装备利用率、日费率等方面实现了同比上涨并持续维持高位,海工装备订单也实现了同比增加。虽然近期国际油价回落为海工装备的市场发展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因素。但是,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大幅增加、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渗透与融合,油价已不是决定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唯一因素,尤其是对于其技术发展影响的重要度更为下降。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海工装备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广东造船》2015,(1):15
2014年,我国企业承接海工装备订单147.6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29.5%提高到35.2%,跃居全球首位。克拉克松总裁斯托普福德表示,一个较大的潜在投资领域正在闪现,那就是海工装备业,预计未来10年海工领域将有超过40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在造船业回暖迟迟未知的时候,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蛋糕,我们的海工行业和企业是否作好了准备?事实上,国家工信部已明确将海工产业定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海工正在发力,但量变的成绩难掩深层问题暴露,而这些问题倘若理还乱剪不断,就势必影响  相似文献   

5.
船舶海工产业是承担各种军民用舰船及其他浮动工具的设计、建造、维修和试验及其配套设备生产的现代综合性产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海工产业是中国最早走出国门的装备制造业,也是中国制造“走出去”最为成功的行业之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船舶工业的3大指标从2010年开始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在未来的国际产能合作中,中国船舶海工产业可以且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应形成产业"准入"制度。海洋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海工装备制造的热潮。船企以及其他各类装备制造企业都在进军海工。一方面,从业者增加有助于这一战略产业迅速做大。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盲目进入也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海工业界人士呼吁,希望国家制订出台海工装备生产行业准入的强制性标准,形成产业"准入"制度,保证产业的发展质量,提高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竞争能力,切实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中国海工企业手持订单一举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在世界油价跌跌不休下,中国海工逆势而进,是机会,还是陷阱?中国海工该如何抉择?2014年9月,工信部发布的第一批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船厂名单后,在业界曾引起热议。在其发布3个月之后的12月末,工信部又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  相似文献   

8.
2008年和2009年,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石油需求萎缩,油价暴跌,2009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随之大幅下挫。2010年,由于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石油需求恢复增长,油价稳步大幅回升,年底已突破90美元/桶,最近更是飙升至100多美元/桶。在这一大背景下,2010年世界海工装备市场在深度调整后走向复苏。那么,复苏之际的市场有哪些特点?2011年海工装备市场又将如何发展呢?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近年油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它就像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海工企业头上,让众企业随时会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海工装备制造,曾一度被看作是船企转型自救的一片蓝海,但随着近年油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它就像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海工企业头上,让众企业随时会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海工业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举步维艰。那么,中国海工企业如何挺过这段艰难岁月,从而让自己实现蝶变,成为当下业界亟待找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李小平 《船舶》2023,(5):1-11
海洋工程装备是高度集成化的新兴战略产业,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主要回顾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全球海工装备产业创新格局,提出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应抓住新一轮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突破海洋装备原创性、引领性核心技术;以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深海矿产资源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为重点方向,着力突破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关键系统与设备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构建自主完备的海工装备技术和产品体系,促进我国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崔燕 《中国船检》2014,(7):59-62
2014年上半年全球海工市场共计成交各类大型装备41+24艘/座,合同金额总计358亿美元。从订单数量与金额来看,中国首次超越韩国跃居全球第一位。那么,当前全球海工市场呈现出了哪些特点?这是否预示着产业竞争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与韩国和新加坡相比,我国海工装备市场又将如何发展呢?  相似文献   

12.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5,(1):13-16,124,125
山雨欲来风满楼,国内海工热的背后,各种风险正悄悄逼近。2014年,世界油价的跌跌不休,给了航运业一丝喘息之机。然而,对于那些正开足马力奔海工,憧憬分享海工盛宴的国内企业而言,却愁云惨雾。这一幕仿佛就是几年前造船业遭受重创时的翻版,让专家们最担心的,终究还是要来了。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陆域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世界油气开发将目光瞄向了广阔海洋,刺激了海洋工程装备的不断发展。高油价时代激发了深远海地区的勘探开发,也促进了适应相应环境的装备技术研发。但是自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断崖式下跌并长期低位徘徊,对于海洋工程装备的技术发展来讲,能否找到一些装备技术亮点,为寒冬带来一丝丝温暖的气息呢?答案是肯定的,传统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仍然有亮点,备受市场青睐。而新能源的使用带动了其他海  相似文献   

14.
<正>曾经令人热捧的海工市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油价的持续下跌,海工市场需求量大幅萎缩,自2014年以来,无论是钻井平台、生产平台还是海工船市场,均出现量价齐跌的态势:累计成交各类海工装备407座(艘),成交金额419.8亿美元,低于2011至2013年年均650亿美元的成交规模,世界"海工"市场持续近4年的增长速度几乎被瞬间"按停"。不过,《中国制造2025》纲领性文件的发布和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初稿的完成,给冰点中海工市场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江苏造船企业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 2009年2月11日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指出,2015年前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目前我国海工装备进展仍相对缓慢,因此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自主创新、发展海工装备、逐步扩大海工装备市场份额(目标达10%)的任务,其中重点发展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工程作业船、模块及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工程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也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海洋产业的高速兴起,海洋工程装备已成为世界主要造船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要求加快自主创新,发展海工装备,逐步扩大海工装备的市场份额,重点发展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工程作业船、模块及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海洋工程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徐晓丽 《中国船检》2014,(11):43-44
2014年前10月,韩国海工装备订单总额约60.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16.5美元相比,下降了72%;与2012年巅峰时期相比,同比下降了74%。占全球海工市场的份额也由去年的42%下降到目前的19%。从目前的成交情况来看,世界第一的宝座已经拱手让给了在产业激励及技术进步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对油价敏感的班轮行业,在低油价情况下,是继续坚持减速航行,还是恢复正常航速?国际油价在2014年经历了"大跳水"。纽约油价和布伦特油价2014年6月时一度冲高至每桶107.26美元和115.06美元,此后逐步走低。2015年1月26日两者的收盘价分别为每桶45.15美元和48.16美元,相对于去年6月份的高点来说,已经"腰斩"。对于2015年的油价走势,市场人士指出,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或有所好转,但全球原油市场的  相似文献   

19.
《船舶工程》2013,(1):119
宁波国际海事展创办于2011年,逢单年在宁波举行。立足于中国华东地区庞大海事产业基础,浙江省和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宁波现代化国际强港建设战略实施的巨大市场潜力,打造致力于港航物流、船舶及海工装备、海洋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船检》2014,(2):49-52
根据IHSFairplaySeaweb统计数据(以载重吨计),从2004年至2013年这10年,除2009年出现低谷外,其余年份海工装备市场整体均呈上升走势,且后4年比前5年的订单上升了一个台阶。那么,海工装备市场谁主沉浮?哪些类型产品星光闪耀?建造大国之间的角力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