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高技能专创融合型人才是形成船舶与海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针对当下船舶与海工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育特点,从思政角度出发,提出了人才培育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与热情,为船舶与海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助力实现海洋强国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近年来,长江口地区已基本形成大型海洋石油开发设施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规模效应,这些大型海工设施(设备)大多无自身动力,水上移动或进出作业场地需通过拖船拖带或半潜运输船载运。长江口水域船舶流量大、通航环境复杂,如何保证大型海工设施在长江口水域安全出运,对于造船企业、港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程》2009,31(4)
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和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国际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展"和"2009中国国际造船工业装备和船舶设计建造技术展"于7月23-25日在上海世贸商城展厅举行,来自美、英、德,意,日、挪,法、新等国和中围的1 20多家厂商参展,集中展出海底工程、海洋平台设计建造、水下机器人潜水装备、海工辅助船、海上钻采系统,造船和海工装备用起重、运输和定位装置、切割焊等主体装备和辅助装备、各类专用工具、检测控制装备、清洗和喷涂装备、重防腐涂料等当代海洋工程和造船用先进技术和装备.  相似文献   

4.
《机电设备》2022,(6):118-119
<正>11月24日—26日,有着“中国海洋第一展”之称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开展。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25家成员单位共同参展,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简称“七〇四所”)船舶智能航行关键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电动缸、电液缸、重载型船用补给平台升降机和全航速减摇鳍系统等多种船舶与海工核心设备亮相中国船舶展台。  相似文献   

5.
对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指出新一代信息化关键技术对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对江苏省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制造的发展之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及造船技术的提升,长江口地区基本形成大型海洋石油开发设施和海洋装备建造的基地。这些大型的海工设施在建造完成前大多无自身动力,水上移动或整装、分段进出船坞均须通过拖船拖带,但是长江口地区是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船舶通航流量大、通航环境和潮流复杂,如何保证大型海工设施在长江口水域的安全通行,  相似文献   

7.
《船舶》2018,(4)
正近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的"海洋石油119"号FPSO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顺利开工建造。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副院长李小平、海工部主任康为夏等应邀出席了开工仪式。该项目船体的基本设计与详细设计由MARIC承担。"海洋石油119"是目前中海油国内油田适应水  相似文献   

8.
高层声音     
2009年8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了南通中远船舶企业。温总理绕有兴致地听取了汇报.在仔细察看了海工产品模型后,总理表示对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井平台很感兴趣,并对中远船务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制造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高层声音     
《中国远洋航务》2010,(9):57-57
2009年8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了南通中远船舶企业。温总理绕有兴致地听取了汇报.在仔细察看了海工产品模型后,总理表示对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井平台很感兴趣,并对中远船务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制造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航海》2015,(3):25
<正>随着国家海运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采用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系统的船舶和海工产品正在设计、建造,包括科学考察船、海监船、起重铺管船、海洋钻井平台、起重打捞船、半潜船、救生船、平台供应船、布缆船、航标船等。为保证此类船舶安全,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第B-V/d节规定,动力定位船舶或平台上工作的所有专业人员均需经相应的培训才能任职。经过适任培训并取得任职资格证书的船员在国际劳务市场非常稀缺,在中国更是凤毛麟角,使得此类船员工资水平大大高于普通船员,薪酬一般按"时"计算。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船员在关  相似文献   

11.
海洋核动力平台是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海洋核能装备,本文分析了海洋核动力平台正常电源故障工况的冗余性设计和应急供电的二重性问题,给出了对应的供电策略,能够保障核安全和船舶平台与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是招商局工业集团全资拥有的大型骨干企业,致力于海洋高端工程装备及特种工程船舶的设计、建造及服务、大型机电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海洋工程装备及特种工程船舶设计建造企业之一,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海洋工程装备解决方案。在自升式海洋平台和潜水支持船领域处于国内领军地位,品牌享誉全球。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3.
概述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挪威工业协会(NORSOK)所使用的船舶或海工舱室声学特性评价方法及控制标准,结合某半潜海洋平台生活区舱室实船实验数据,通过实验分析论证各种标准舱室隔声评价量的共性和差异,指出隔声构件和由其搭建的舱室隔声结构隔声评价量和计算方法的需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海事组织(IMO)以及市场对船舶压载水净化处理、能效指数提高与节能减排、商船超大型化、智能化等提出了众多新的要求,这对船舶和海工装备配套设各的技术、质量和产品种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韩国政府和有关企业、研究机构目前正大力建设船舶与海工装备研发试验设施,以满足本国新技术、新设备研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价值发现     
《中国船检》2012,(9):118
海兰信为"海洋石油681"提供船舶电子集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近日,由中海油服订制,武船重工建造的型号为UT788CD的世界顶级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81"于江苏启东顺利交付。海兰信此次为"海洋石油681"量身定制了成套船舶电子集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并圆满完成安装调试工作,成为海兰信在海工高端船配领域的一次重大业务突破。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2月上旬,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以下简称:"船舶与海工装备标准创新基地")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牵头正式启动建设。这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唯一的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对推进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以及军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是招商局工业集团全资拥有的大型骨干企业,致力于海洋高端工程装备及特种工程船舶的设计、建造及服务、大型机电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海洋工程装备及特种工程船舶设计建造企业之一,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海洋工程装备解决方案。在自升式海洋平台和潜水支持船领域处于国内领军地位,品牌享誉全球。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国家工信部发布首批"海工白名单"企业;  相似文献   

18.
《船舶》2016,27(2):42-42
正日前,中远航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雄、中远船贸公司副总经理张岩一行五人莅临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进行技术交流。院长邢文华、副院长赵洪武,民船部、海工部、经营计划部、科技质量部和战略研究部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交流。会上介绍了MARIC的科研实力、主要业绩,在三大主力船型、海洋工程装备、工程船以及特种船舶等领域的产品开发情况和代表性船型,以及中远航运目前的船队运营情况及未来船队升级打算。双方表示,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专家问卷调研,基于上海市海洋无人系统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需求分析,开展上海市海洋无人系统智能装备关键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上海市海洋无人系统智能装备关键技术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应充分整合相关行业的领先技术、专家资源,聚焦智能船舶、无人水面艇和无人潜航器等自主船舶/自主航行装备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探索新机制,致力于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政策链等相互融合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新冠疫情、负油价、经济衰退、投资热点开始转向清洁化等一系列因素令上游运营市场温和复苏之路愈加艰难,新租约匮乏和老租约生变已成为市场不得不面对的双重打击,即使装备拆解活动有所提速,也依然难以有效缓解装备供给严重过剩的问题。疫情持续反复叠加低油价冲击,令本已触底的海工市场再遭重挫。2020年成交金额为57.7亿美元,仅高出2016年5.4亿美元,为过去四年中的最低值。从成交结构来看,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订单稀少已成常态。从过去三年来看,全球钻井平台成交金额占比由2011-2013年高峰时期的50%-60%降至5%-11%;海工船成交额虽然能占到总量的25-45%,但八九成左右为海上风电、海上工程建设等非油气领域的海工作业船,海工支持船的比例仅为2-8%;而浮式生产平台已成为近几年海工新造市场最为主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